小学科学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下)   作者:龙跃跃
[导读]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
        龙跃跃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富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做好这一点,关键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做好这一点,关键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它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如何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到学习中来,我根据不同教材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主要有:
        (一)以魔术方式导入:
我在教《有趣的磁现象》时,以魔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磁极同性相斥的特性。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大家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把我变的魔术学到手。我把一只带有磁铁的小纸船放在水槽上,手里拿着一根纸棒,里面暗藏着一块磁铁。我将纸棒轻轻靠近小纸船,并不断挥动,小船就不停地旋转起来了。学生被眼前有趣的一幕所深深吸引,激起了他们的探究的兴趣。
        (二)设计悬念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前奏”用得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教《热胀冷缩》一课时,我把一个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不一会儿乒乓球就变圆了。我问:为什么瘪了的乒乓球又会恢复原样了呢?这给同学们铺设包袱,设下悬念,激起学生很想弄清楚它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尽早揭开这个谜,投入到一节课的学习中去。
        (三)采用游戏导入
游戏教学通常用于对所学的知识的巩固,帮助教师将单调乏味的复习巩固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若把游戏设置课前导入,它则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兴奋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纸风车》一课的导入,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带纸风车到操场玩,看谁的办法多,让纸风车转得快。”学生像放飞的小鸟冲向操场,在玩中明白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渲染教学气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例如:在教《让灯亮起来》一课时,我分别向学生出示了三种材料:导线、小灯泡、电池。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能使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学生一听,兴致就来了。个个积极想办法,人人动手操作,当小灯泡亮起来时,学生都很高兴,这让他们对简单的电路有了认识。当我又提出比比哪个小组最快让两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时,学生又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小组用了串联的方法,有的小组用了并联的方法。那么这两种连接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我把这一问题又抛给了学生。他们经过一番探索,有了自己的发现:在并联电路中,取下其中一只小灯泡,另一只小灯泡还会亮,而在串联电路中就不行;并联电路连接的小灯泡比串联电路连接的小灯泡还要亮……我还引导他们观察,知道了教室、家居等场所都是用了并联的方法来连接电路的,使课本知识与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整节课下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
三、合作比赛,适当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情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学习组内其他成员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来改变自身的行为,从而形成生生相长的效应。小组之间开展比赛,促进竞争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有利于发挥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达到“人人进步,人人成功”的目标。《电磁铁》一课,让学生准备好电池、导线等,上课时教师把要求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比赛,鼓励学生看谁做的电磁铁磁力大,学生分组做,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学生既分工又合作,班内充满了竞争的气氛。当学生吸起一串串大头针时情绪高涨起来,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发明者。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用一节电池和多节电池比较,将导线绕的匝数少和绕的匝数多比较,看哪一种情况吸起来的大头针多?这样反复几次,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实验,学生们发现磁性大小不同,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不同,磁性的大小与电池的多少和绕的匝数多少有关。通过动手操作,这些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学生的想像力得到了发挥,接着老师才讲电磁铁的用途。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得到锻炼,对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质疑求真,深入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所具有的良好的质疑意识,无疑是探究活动的催化剂。从一定程度上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更为重要。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从而善于质疑,提出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处提问,向“教科书”提问,向“真理”、“科学结论”提问。另一方面,质疑能激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随着经常质疑,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更强烈,质疑情趣会更浓。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资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质疑,即便是学生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推进,影响了结论的得出。学生研究自己有疑问的问题,会更有价值,更能发展科学素养。《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当有学生指着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老师往往用先在水中加盐再烧的方式验证前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体是盐。这样的验证真的可以说明这是盐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在此时能问一句“你凭什么认为这就是盐?白色的物体只有盐吗?”从而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自身的经验质疑,促使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精神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