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定威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514400
新课标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体育室外活动课设计、合作学习平台搭建以及组织开展体育竞赛等方式,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强化,为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合作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体育课堂的需求,也是学生面对学习竞争、生活竞争乃至今后的工作竞争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通过体育课堂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获得了有效的提升,合作意识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一、合作意识培养意义
从宏观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竞技比赛中,队员们团结一心,合作互助,赢得比赛,既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能够深入贯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从微观角度分析,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是体育课堂必须的一种能力;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沟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对体育室外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懂得竞争与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优化学生的体育实践体验。例如,在开展“掷实心球”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模式下往往组织学生开展热身运动,之后直接进行训练。为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对体育室外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在热身运动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来丰富体育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人数固定,组内学生结成对,将内侧双手和双脚绑在一起,开展行走竞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并掌握行走的方法,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此种体育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将小我融入到大团队中,在学生亲身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这就能够促进学生体育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初中体育“掷实心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技术要领讲解给学生,组织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训练,在体育游戏中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增强,初中体育教学成效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2分组合理,采用结构合理的小组合作模式
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分组时,要注意将体育素质相差较小的同学分在一组,将体育素质相差较大的同学尽量不要分在一组,以免引起小组之间的纠纷。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分组时,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采用结构合理的小组合作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高效的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的体能,身体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授课时进行4x100米接力活动,在总长为400米的体育跑道上,每100米站着一位同学,在起点处站立的同学手持交接棒,在教室发布起跑口令时,第一个同学先进行100米的短跑加速,紧接着将交接棒交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再交给第三个同学,第三个同学转交给第四个同学,在由第四个同学最后将交接棒拿回终点即为结束。这样的体育活动可以引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如果在四个人的小组中有某一位同学的跑步速度相对于其他三人慢很多时,小组内部就容易产生纠纷,就不能达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小组分组合理性的重要性。
3搭建合作平台,培养合作习惯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若想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要科学设定体育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感的激发,以及社会技能水平的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目标的设定,要避免取向单一化,要做到全面且均衡,兼顾智力目标与非智力目标。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兴趣爱好,很多初中学生都关注篮球运动,在运球、传球以及投球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导致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合作对抗训练过程中给予技术性指导,让学生掌握篮球技术动作,对于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投球传球动作、假动作以及队员之间配合等进行针对性分析,并给予正确指导。在篮球训练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训练,这就能够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团队的力量,强化学生的体育实践体验,在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合作技巧,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为学生体育技能的强化以及体育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开展游戏,培养合作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机械训练的方式开展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开展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时,教师可以采用接力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基于此,教师还可以进行障碍接力赛,在不同环节设置跑、跳等不同形式的任务,让学生学会依据小组成员人的优势和特点合理承担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丰富的游戏中可以得到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结论
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参与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为此,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安排最为合适的上课内容。体育课的教学材料给教学效果带去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材料的功能,教师还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把以前呆板的教学转化为现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对于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建鹏。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2):151-152.
[2]王勇。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