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舞蹈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 ---以广西地域打榔舞为例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9期   作者:赖新灵
[导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各学段的日常教学工作也逐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赖新灵
        南宁市荣和实验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各学段的日常教学工作也逐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其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当中的组成部分,凭借学科自身的显著优点和特点,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就应当正确看待每日的课程教学工作,不断将其与当地的民俗舞蹈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发挥课音乐堂教学的创新性质,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长久流传。
        关键词:民族舞蹈;小学音乐;广西地域打榔舞;教学融合
         引言:
        对于广西地区当地的中小学校来说,当地民族文化浓厚,在学科教学中可以与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学习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满足教育创新改革的具体要求。基于此,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来说,教师应该以广西当地的打榔舞文化为例,深度研究民族舞蹈与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出独到的思考与见解,努力促进学生综合艺术与文化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结合广西地域打榔舞,就其应用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以及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融合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常来说,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主要是依据既定的教学大纲来进行的,制定出一系列教学目标与指导计划,重复满足上级单位布置的学习任务,严格来讲就是围绕应试教育目标,不断采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由此长期下来,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升,甚至对音乐学习产生抗拒的心理,无法确保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更不用说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啦。这样的音乐教学,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民族舞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价值作用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观念中,普遍认为音乐学科的学习并不重要,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以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没有下功夫进行创新与改进,学生难以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但是,在现阶段,以打榔舞为例的民族舞蹈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则能够凭借独特的表现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体验,进而实现创新理论的深度实践。此外,在应用民族舞蹈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挖掘不同原理背景之下的应用价值与民生姿态,打榔舞对于广西当地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以此民族舞蹈融合音乐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真正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
        2.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快速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理念的大力贯彻。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科教育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唱歌”,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文化素养。可见,无论是音乐核心素养还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身成长与发展。其中,在学习打榔舞时,要求一定要切实考虑民族特色与表现优势,能够积极运用多种的音乐与舞蹈教育类型,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让学生在学习当中锻炼自我,了解当地的民族舞蹈文化,并有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3活跃课堂的环境氛围
        打榔舞的舞蹈特点较为粗犷豪放,能够凭借热烈欢快的节奏快感,为学生带来崭新的学习体验。

其中,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当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学习内容,真正发扬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貌,以此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参与自主的学习与探究。在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教师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共同促进小学阶段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改善原有的错误观念,吸引学生重视音乐学科的相关学习,从而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断获得积极有效的学习产出价值。
         三、民族舞蹈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结合策略
        3.1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
        音乐和舞蹈都属于艺术范畴的内容,但是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在促进民族舞蹈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相融合时,首先要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能够从各自的形态特点入手,真正把握不同种艺术文化之间的独特优势。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打榔舞,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与思考,明白学生对于打榔舞这一民族舞蹈了解情况,找到打榔舞与音乐融合的切入点,以此逐步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例如,以打榔舞为例的民族舞蹈特点较为鲜明,能够凭借自身欢快的节奏速度,吸引学生的广泛关注。而在学习《糖果仙子舞曲》这篇内容时,应当充分考虑舞曲本身的欢快特点,将其与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联系在一起,共同选择彼此的共通点,可以将这首舞曲作为打榔舞的背景伴奏,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舞蹈进行适当的改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去,不断提高音乐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促进音乐课程学习的创新。
        3.2积极运用多媒体资源
        现阶段,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步成为了各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持。就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多媒体资源的教学辅助。特别是将民族舞蹈与音乐课程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在针对某些形象化的舞台造型设计时,教师更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表现作用,不断为学生营造直观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进行《森林里的铁匠》一课教学时,教师则需要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动画。以此让学生在新课未正式开始之前,真正对所要学习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为学生播放广西地域打榔舞的表演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实际的表演活动,加之音乐的伴奏,将学生情绪带入到欢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3.3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为了有效的促进音乐与民族舞蹈的有机结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同属于艺术领域,音乐教师不仅仅要掌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技能以及音乐领域的相关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艺术范畴的知识,诸如音乐、历史、民族文化等综合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新的教育观念,能够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广西地域打榔舞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民族文化内涵,树立“大教育”的思想观念,意识到民族文化(舞蹈)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采用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素养,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地区的打榔舞,能够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显著特点,逐步成为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打榔舞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地方民族舞蹈为主线的音乐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与民族舞蹈融合的价值,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民族舞蹈,促进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天等县打榔舞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05):71-74.
[2]李荣娟,王献升.浅析民族传统项目“打榔舞”融入体育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205.
[3]邓丽萍.浅论松柏汉族平话山歌的发展与保护[J].北方音乐,2013(12):14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