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
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 637676
摘要:在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当中,由于语文课本当中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有关反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哲理性的文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的渗透思政教育,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培养,以便于对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不断的通过课堂的教学,带给学生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他课程也要把课程思政纳入其中,并且要办得越来越好,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责任和使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并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职业学校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忽视其思想政治道德的培养,这就导致中职学生的人文政治修养相对较低。鉴于这种形势,本文重点谈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其中,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健全、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在中职院校语文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文道统一是语文这门课程的一项本质属性,其主要的意思是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其文字表达形式相统一。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准确理解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的教育作用。不仅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训练,也能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平衡好课文内容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就无法对其中心思想进行深入探究。近几年,“立德树人”成为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也使得中职院校语文教育的方向更加明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将这门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充分展现出来,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结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特点,使其更加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有语文教师能从自身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形成深刻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融合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正确思想观念的熏陶。
二、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树立家国情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永远的情结。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无数的爱国诗篇正是他们碧血丹心的结晶。如在讲授《满江红》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系家国,胸怀天下,光复国家的爱国情怀。在讲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引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名句,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生命赞歌。让学生学会人生要有奋斗目标,要活得有意义,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今后能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贡献。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湘江美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地大物博,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体味诗人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将《红海行动》《战狼》等影视资源作为拓展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出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与课程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中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层面,但是却反映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言语和行为方面。针对这样的教育特点,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与课程内容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积极影响,使其能够将这种影响践行到自己的言行当中,表现出较好的品格与素质。例如,教师讲解到《西安这座城》这篇课文时,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并用具有感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将这种感情与自身感受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家乡的意义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并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在下次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以实际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当中的方法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思想层面引起学生更大的共鸣。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契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拓展延伸时融入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的学生和基础教育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不同,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时也有所不同。基础教育更注重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而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偏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劳动技力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课要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在作业的布置上应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完成作业,不拘泥于课文,可以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既对课文的内容有收获,又对课外的动态有所了解。如布置《职业》的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观察各行各业的特点,并根据自己对“职业”的感悟拍成一段视频,结合视频谈谈自己对“职业”的看法,体会什么是职业理想,什么是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从而达到认识职业,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四)巧妙挖掘教材中不同专题思政教育因素
随着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体系日趋完善,教师可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课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些都是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素材。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搜集挖掘出语文教材内容中含有的思政教育因素,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直观、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发挥德育内容的重要作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学习《项链》这篇课文时,主人公虽然爱慕虚荣,但是在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和丈夫倾家荡产地拿出积蓄并借债凑够三万六千法郎买来新项链还给她的朋友。随后数年里,她和丈夫勤俭节约,辛苦劳作偿清债务。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分析玛蒂尔德和她的丈夫的优秀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优秀的品质,成为诚实、有担当的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让学生畅想:“如果玛蒂尔德当时没有借项链、丢项链,她会成为什么模样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分析,通过讨论得出玛蒂尔德的命运是由她的性格决定的,从这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要脚踏实地做人,要摒弃虚荣心。
结束语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及相关的文学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传达给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吴玉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探索[J].作家天地,2020(18):145-146.
[2]庞占成,孟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1):102-103.
[3]王英霄,周宝冬.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
[4]崔利超.中职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8):55.
[5]黄小慧.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9(15):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