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文字之间,陶冶心灵于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引导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林燕
[导读]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
        林燕
        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第二小学 300350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而是应该在这个心灵世界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的确,心理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离开了心的培养,教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善于见微知著,从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我就自己教学中的实践,从以下几点浅谈拙见。
一、以文育“爱”
        “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育人,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现在的孩子从小得到的爱太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知爱人,只知爱己。语文教材中蕴含“爱”的素材唾手可得。我们在品读文本的同时,即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我们要教会孩子懂得“爱”,学会“爱”,爱“己”的同时兼爱他人。单纯的说理是抽象的,结合具体的情境就会让他们有较深刻的体会。例如,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妈妈睡了》,就是对孩子进行“爱亲”教育的很好素材。在教学此课时,我尽力渲染了一个夜静人倦的氛围,然后用极其轻柔的语调,伴着舒缓的音乐范读课文。轻柔的声音让同学们的心随着朗读变得柔软起来。在我的感染下他们的朗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刚开始的生硬干涩变得温柔细腻。我故意问他们为何读得如此小心?孩子们纷纷表示“妈妈累了,要让妈妈好好休息。”“声音大了会吵到妈妈......”一句句稚嫩的语言流露出的,是他们对妈妈的关爱。学会爱自己的亲人,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是每一个孩子的必修课。在我的循循善诱之下,孩子们意识到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亲人们。后面的交流中,有的表示要自己洗袜子,不让妈妈累着;有的说要吃完饭帮助收拾碗筷,让妈妈歇歇,还有的说要帮家长扫地…… 一节因“爱”而引发的心理教育课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我相信它会继续生根发芽......
        从朴素的爱到高尚的爱,从小爱到大爱,“爱”的教育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深化和升华。四年级课文《麻雀》中老麻雀为救幼儿奋不顾身与庞大的猎狗对峙,在这极其悬殊的力量对比中,孩子们深深震撼于母爱的伟大,随之便是对父母更深地感恩。
        爱国教育也是我们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正如歌中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自己的小家是人的天性,爱祖国这个大家即是教育的大成。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爱国情怀的课文,旨在浸染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如《梅花魂》,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最后的一课》等等,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把“爱”的境界不断升华再升华,孩子们的理想才会越来越高远,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有希望。
二、以文养“心”
        文字是有生命的,或激昂,或婉转,或幽默,或平淡,可以如甘露雨霖,滋润人的心田。优美的文字能激发出人内心的巨大能量。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给予这些文字生命的活力,让它们迸射出不同的情感去陶冶学生们的心灵,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感。心中的美是需要慢慢熏陶的,而我们要善于抓住那些优美的文章来达成这种效果。如四年级的课文《走月亮》,我配上优美的音乐朗读给孩子们听。山中的小溪,小溪中的月影,月光下丰收的乡野......那些优美的文字变成了美妙的旋律,缓缓流进他们的心田,又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钻进他们的脑海。多美的乡村月夜啊!同学们徜徉在优美的文字里,陶醉其中。

听完以后是片刻的宁静,继而是一片唏嘘......是的,他们被文章所描绘的美景掠住了心神。心中充满美的孩子自然会向往“美”。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很多,如色彩斑斓的《秋天的雨》、如迷人芬芳的《花钟》、如诗意盎然的《三月桃花水》、又如和谐恬静的《乡下人家》等等。一篇篇,一段段,同学们徜徉在文字之中,享受着文字带给他们的“美的撞击”。写景的课文如此,写物的文章同样引入心扉。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古怪可爱,天真淘气,唤起孩子们一片共鸣;起初可恶但又最终可爱的“母鸡”让同学们恨了又爱了;还有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那十足的老爷派头,更是让大家忍俊不禁......文化素养的陶冶是润物细无声的,当他们把种种感受融入到了他们的朗读中时,我知道他们理解了文章,读懂了文字;当他们把对美的感受代入自己的言谈举止,我知道人文的“美”,融入到了他们的心田。
三、以文明“理”
        使学生“能明理,会做事”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说理明理的文章,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这些“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剖析,让他们慢慢学会看待事物的正确方法,从而“学而习之”。小孩子看事情都很单纯,不会换位思考,更不会多角度探究,尤其现在的孩子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拿了一个常见的东西来让他们观察,让他们如实说出自己的所见。结果他们“童言无忌”,说什么的都有,还争论了起来。我趁机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慢慢地,他们发现了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造成的。于是我把他们的认知做进一步迁移,把这种启示引申到了具体的其他事物上。孩子们逐渐开窍了。在此前提下再回到课文,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接下来我又拓展,给他们讲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同学们纷纷感到惊奇:不断的反转让他们大开眼界!于是我就班里当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让他们讨论,他们各抒己见,最后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知道了考虑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要“多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问题我就让他们进行发散思考并进行讨论。孩子们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总结,总结又用来指导实践。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又如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同学们在惋惜小葫芦都掉落的同时,明白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最终也得不到葫芦。为了更好地诠释,我又拓展课外内容,给他们讲小虫和大船的故事,讲蚁穴和大堤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孩子们联想到现在的“小毛病”就是这些“小虫子”,如果忽视不管,将来必受其害。为此我们每周专设了“放大镜”时刻,大家互相挑出彼此身上的“蛀虫”,然后努力把它们消灭掉。现在“坦然面对批评,知错改错”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共识。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故事都能引申出各自不同的道理。《守株待兔》告诉同学们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幸福的生活要靠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奋斗;《磨杵成针》让孩子们知道做任何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目标;还有《挑山工》、《钓鱼的启示》等等,可谓一课一言理,一文一育心!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在提炼出“理”之后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这是重中之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们在践行中体验,体验后才是真正的所得。其所得反过来又能积极促进他们心灵的成长,有助于形成他们的价值观。
        品读文本之中,育人育心于内。我始终相信,从小就明德懂理的孩子是宽容的,是进取的,是具有长远发展空间的可塑之才。
        徜徉文字之间,使之心灵陶冶于内。让语文课成为滋润孩子心灵的殿堂,让孩子的心与文对话,与文共鸣,于读文、交流之中,碰撞思想,修正不足,以积极的心态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健康的心理,奠基美好的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