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云
重庆市云阳县黄石实验学校 404508
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维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开始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生本身存在活泼爱闹且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的问题。所以,为了促进小学数学课程实现教学效率的优化,教师则必须积极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情境的呈现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深入探究了问题情境的有效构建策略,以此推动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运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和现实意义,通过课堂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作为数学任课教师,应当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化、科学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沉浸到问题情境当中,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帮助学生强化综合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应当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一、通过对媒体技术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为了更好地构建有效问题情境,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对拓展性内容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对拓展性内容认知中存在的困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索自身困惑,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能力。结合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构建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探索和分析数学问题,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开展。例如,在“分类与整理”相关内容的讲解中,为了促进学生科学选择不同标准展开分类统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视频课件,构建问题情境。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礼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出针对性问题:视频中出现的礼物能够分成哪几种类型?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此更好地完成分类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气球,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分类处理,在学生结束分类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第一眼就清晰的看出哪种最多哪种最少?都是分类气球的种类,为什么分类会出现不同结果?借助这种方式鼓励学生绘制针对性统计图,加深学生对分类标准的不同,其最终的分类结果会存在差异,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1]
二、构建生活化数学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当然数学课程也是如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相关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将难以理解的抽象化数学问题呈现的更加直观、具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对于相关问题情境的构建而言,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小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选择最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常见的生活场景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以此保证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构建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位置”相关知识点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方位知识,能够借助文字展示来明确位置。因此,在问题情境的构建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呈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并提出针对性的方向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常见的事物深入探索和发现问题答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清晰确定某类书籍的摆放位置,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数学课外书籍在学校图书馆的第几排、第几层?学生则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书籍的位置。在这种形式的问题情境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通过数字描述物体位置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又如,在“认识时间”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际构建相关问题情境,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熟悉的钟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设计问题:在钟表的仔细观察谷草中,同学们发现了钟面上涉及到哪些内容?借助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基于此,教师趁机追问:倘若钟表上的分针从6走到12 ,代表着哪种含义?利用相同的问题设计手段,加深学生对时、分等相关内容的理解。[2]
三、注重有效问题情境构建的层次性,优化教学模式
有效问题情境构建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促进有效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有效引导,优化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保证全体学生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游戏化形式的问题情境,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前提,积极组织游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过程进行有效学习,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构建“商场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借助售货员与购买者角色,还原常用学习用品的真实买卖场景,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可以构建启发性较强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对学生实施启发引导教学,借助科学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科学衔接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得到启发,进而实现全方位发展。
结语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有效问题情境构建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开展,而且能够为广大学生养成数学素养创造有利条件。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引导者和指导者,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以此促进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快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保证小学数学课程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宏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小学生(中旬刊),2021(06):74.
[2]代克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学周刊,2021(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