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灿
周宁县狮城第一小学 355400
摘要:数学课程是一门具有一定结构性的基础学科,在课堂中通过结构化手段展开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创设知识网络,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数学课程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结构化教学手段,能够为数学教师提供正确的指导。基于此,本文有效探索了小学数学实施结构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探索
引言
近些年,结构化教学手段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探索学科教学的一项重点课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通过结构化手段实施教学工作,能够促进教师掌握数学的整体布局,强化教师对数学课本的把握能力以及安排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
一、基于整体角度出发,导入新课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编排的知识往往是以结构化形式制定的。然而在数学教学工作的实施中,教师出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的考虑,通常将结构化的数学知识分解为碎片形式的学习素材,借助相应的数学情境实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这样处理方式也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倘若教师换一种思维,利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基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新课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所具备的整体结构,则会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授课“小数的乘法”相关知识点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进行对比,通过数量关系,如“总价=单价×数量”,一一列出四道不同的乘法算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四道乘法算式进行分类。学生通过分类和对比过程能够发现,这些乘法算式能够大致分为两类,第一,两个小数之间的相乘,第二,小数与整数两者的相乘。要想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技巧,必须引导学生对两类算式的不同计算方式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依靠你曾经学过的乘法计算知识,你觉得哪一种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呢?”此时,学生们则会主动结合小数的概念和整数乘法的技巧,来深入探究和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相关数学问题。通过上述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展开的数学学习活动具备较强的目的性以及探究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整体完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来体验数学知识以及计算方法。[1]
二、秉承由浅至深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完善结构化框架
教师在组织结构化教学活动时,首先,必须秉承由浅至深的基本原则,基于小处角度出发,导入新课内容。同时,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数学知识所具备的生活化特点,以学生常见的生活事物为载体,导入课堂所学内容,注意由浅至深,帮助学生通过生活化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转化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进而完善结构化框架。例如,在“分与合”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视频课件,如,小花和父母一起吃蛋糕,蛋糕刚好可以分为3份,每人1份。同学们说说其中涉及到的分与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谈论,让学生总结出其中的分是将蛋糕分为3份,合是将3份蛋糕合成一个,帮助学生对分与合概念产生初步了解。
然后,教师可以拿出三个作业本,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两只手一起拿,每只手都避免是空的,应当如何拿?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作业本进行演示操作,通过研究和操作过程,学生能够发现可以将作业本分为两份,一份为一本,另一份为两本,分别拿在两个手中。以此类推,引导学生学习数字间的分与合,随着数字的不断增长,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探索更多分法,并总结出结论。教师利用生活实例循序渐进的导入新课知识,通过实物引导学生基于成体角度学习数字的分与合概念,帮助学生完善结构化形式的知识框架,感受分与合的数学概念和思想,为后期加减法的认识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解数学”,实现结构化形式的解题策略
尽管教学无固定方法,但是无可非议的是教有常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采取常规形式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习。在教学方法的实际选择中,教师需要根据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否则教学活动的开展将会混乱无章。例如,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内容展开猜想,鼓励学生利用实践操作方式,进行猜想的验证。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离不开实践操作的支持。因为只有进行一定的科学探究,才能促使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拓展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四、秉承梯度原则,完善结构化建设
结构化教学不仅具备较强的整体性,而且具有较强的阶梯性。所以,教师在组织结构化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秉承“阶梯性”教学原则,不仅要突出知识的层次感,而且要展示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浅至深,由单一到繁琐,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数学知识的构建。例如,“平面图形的面积”相关知识贯穿于整个五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过程,彰显着较强的“转化思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便可以通过阶梯式的结构化教学。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移、拼接的方式进行学习,顺着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条高来剪裁,并将其平移组合成长方形;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移、拼接的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通过上述内容进行结构化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层次感,而且需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同点,无论为学生授课哪种面积的推导方式,都必须引导学生对经过转化之前和之后的图形面积进行对比。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注重数量,力争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转化方法,但是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了这些方法的浅表,导致结构化教学存在严重的形式化。所以,在组织结构化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知识框架的创设,而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避免存在贪多心理。只有保证结构化教学具备科学化,才能彰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保证学生取得显著学习成效。[2]
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结构化教学策略是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趋势,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教师而言,有助于准确把握教学方法,并做到善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小学数学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闫雯雯.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11):63-64.
[2]胡晔.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21(0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