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常晓平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以及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常晓平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延安保小  陕西省延安市 7174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以及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意志力的概念以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意志力;?途径;

        
        坚强的意志力可以使学生勇敢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提升学习的勇气。当下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被家长宠爱,被家长包办一切,没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缺乏较强的意志力。
        二、体育学科中的意志力
        意志力其实是心理学的一个范畴,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自身的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但会凭借这种较强心理斗志战胜之。罗伊斯认为意志力是人类的精神生活,正是这种精神生活指引着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毅力和恒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其意义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成长有益,其中对于学生的意志力和恒心的培养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小学生在写作业时总是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缺乏专注力,毅力和恒心不足。意志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毅力和恒心。学生一旦具备这个素养,则可以打倒学习过程中无数个“拦路虎”,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生体育训练的质量
        体育这门课程锻炼的是学生的体能,考验的是学生的耐力、毅力、抗挫折能力等等。例如在进行1500米的长跑训练时,如果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完成该任务,难度非常大,因为这类训练是对学生体力的一种突破,学生若不具备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如融入竞争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坚持下去的动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战胜自己。
        (三)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意志力是个体精神层面的一种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有利于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体育这门课程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可以起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作用。体育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培养时,应注重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是趣味性原则。

体育虽是一门户外运动课程,但整体以训练与运动为主,若教师一味地采用压迫式训练的方式,必然无法提升学生对训练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意志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学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创设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继而逐步达到提升意志力的作用。第二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身体素质也存在差别,因此面对同一个体育项目时承受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差异,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保证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可获得提升。
        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途径
        (一)创设趣味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以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很难渗透并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创设趣味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投掷”这节课时,目的是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投掷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以及体育学科的特点构建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如教师可以将投掷球变成“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在课前先制作四个靶子,在靶子上简单地画上小鸟。教师导入:“同学们,有没有玩过‘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啊?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将这个游戏演示出来,看谁射靶子命中率高。”基于教师所创设的趣味化情境,学生会对投掷产生很大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启发学生的意志力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经历的事情、遇到的挫折并不多。因此,体育教师在启发学生意志力时,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在学生适应了某个强度之后,再逐步增加强度,使学生渐渐获得提高,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胜利”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跑”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长跑计划,教师可以根据目标设定计划,如在第一节体育课开始,先让学生进行800米的跑步训练,不限定时间;第二节课增加难度,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跑完800米;第三节课继续巩固,待全员可以轻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00米跑之后,再增加任务难度,如1000米长跑等。
        六、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意志力,有利于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课程是突破学生生理与心理极限的一门课程,学生会接触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突破心理障碍,培养坚持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等。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时,要注重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郭改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J].试题与研究,2020(03):81.
        [2]杨兰.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