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养有效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黄耀奔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及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品德、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黄耀奔
        广西德保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    5337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及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品德、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量的教育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养,才能拥有更加坚韧的心态,才会敢于面对挫折,并在挫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体育恰恰可以为学生身体、心理素养的锻炼提供实践性教学,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养则是初中教师需要面临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教学;心理素养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提高的重要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养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体育教师应将体育实践和理论方法相结合,适当利用实践手段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敢于面对挫折,能够与人积极展开交流,并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竞技精神,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为学生之后的成长道路提供重要的铺垫。
        一、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积极乐观的心态
        体育教学更多的是户外实践课程,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不同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交流,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是轻松无压力的。初中的学习课程增多,学习压力也变大,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精神难免会感到疲惫,甚至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情绪。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通过与人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放松自己,减轻学业压力,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心态。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初中生还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阶段,没有受过太大的挫折,学生的好胜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体育教学中难免会进行一些竞技比赛活动,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如果教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可能会导致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心理上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需要面对人与人之间身体素质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也会遇到小小的挫折。此时如果有教师的积极鼓励和督促,学生就很容易跨过这些心理障碍和挫折,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项目都是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想法,意见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小摩擦和矛盾。体育教师在学生发生矛盾之时,应充当调解作用。而学生经过体育项目中的多次配合协作,能够不断进行团队磨合,化解矛盾和摩擦,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形成团队凝聚力。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奠定基础
        体育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但也因此导致很多体育教学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是实践锻炼的辅助,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可以让初中生运用健康科学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体育实践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需要注意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的技巧和方法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效避免体育项目中错误的锻炼方法,同时规避可能的健康隐患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奠定基础。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关于“障碍跑”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基本的队列纪律训练之后,可以向学生讲解“跨跃垂直障碍跑”和“一定宽度的障碍物跑”的基本方法。首先体育教师演示走跨、单脚跨越、原地跨越、走步跨越,让学生自主发现跨越的基本规律为前脚抬起向上,之后传授理论知识并演示跨越跑的诀窍为“前腿向上跨,后腿折叠快速向前横摆”。部分学生不敢尝试,担心跑得过快来不及抬腿而撞上障碍物受伤,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大胆走出“心理障碍”,鼓励学生适当放慢速度进行小范围的障碍跑,技巧熟练后再加快速度。学生之后通过学习到的理论技巧和反复的实践锻炼,就能够完成踏上式的“跨跃垂直障碍跑”和跨步式的“一定宽度的障碍物跑”,同时在此过程中克服心理障碍,为之后的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消除学生负面情绪
        初中生由于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偏好和想法,并且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心思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形成心理问题。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很有可能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找到认同感,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同时减轻心理负担。教师在察觉到学生的负面情绪时,要利用体育教学的灵活多变性开展相应的运动项目,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在运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导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
        (三)体育教学中讲究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分成一波又一波的小群体进行活动,甚至有不太合群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初中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有初步的个人特色,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善于沟通交流,遇到难题也不懂得向其他学生或老师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孤僻、难沟通等心理健康问题。而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教学的实践特性,准备一些团队运动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让每个学生都融入集体中,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合作能迸发出强大能量,明白集体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在团队合作当中树立正确的合作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发展,初中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智育”为主的教学目标,逐渐向“德、智、体、美”全面开花的素质教育改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也让大众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让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同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俊庭.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J].当代家庭教育,2019(1).
[2]宗成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