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欧阳春
[导读] 现阶段,除去基本的课堂教学以外,英语阅读成为英语课程教育中的另一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欧阳春
        湖南省新化县上梅街道北塔学校  湖南  娄底  417600
        摘要:现阶段,除去基本的课堂教学以外,英语阅读成为英语课程教育中的另一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教育没有被深入了解与认识,部分初中英语课程的阅读指导模式还存在“以量取胜”的情况,没有较好激发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课
        一、引言
        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所固定的内容,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需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观念、思想内涵以及学习水平等方面得到较好提升,由此形成较好的学科素养教育模式。
        二、以视听模式开展阅读教学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涉及多种素质,语言理解能力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该阶段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结合教学的基本情况制定每周阅读计划,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视听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课文方面的学习。根据Krashen的研究理论可以看出,他认为学生在通过语言环境进行语言输入(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转码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条件。该类型可通过电影教学进行阐释,比如:教师在结合基本学情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当前学生英语水平的电影资料,如《冰雪奇缘》的动画电影,该电影作品在故事性与情节等方面较为引人入胜,教师通过电影作品的故事架构,制定电影观后感的阅读任务设计,同时在时间上进行规定,如每周一需要观看一部英文电影作品及其观后感类的文章。观看环节结束后,需要结合电影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观后感的写作以及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如:电影中的精彩语句、难以理解的句式以及相关释义内容等,通过教师预先设置的阅读任务展开文章赏析活动。最后在结合电影内容,发表自己的相关看法,如喜欢的人物、台词与故事情节等。
        三、加强文化性英语内容的引入
        语言可视为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其表现形式与内涵较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特点、形式。从当前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研究上可以看出,人教版版初中英语在内容上可通过糅合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形式,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差异。若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实施单边文化教育,则难以达到文化交流的良好效果。外语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文化观念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国家文化形态的优越性,教师也需要在课程教育以及阅读指导上加入文化教育的内容,确保学生在课文学习以及课外阅读方面的过程中能够加深本土文化的理解,以形成文化上的归属感。
        比如,在《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西方的度假方式也具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可引入本土的度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文献阅读、沟通交流的方式,对比国内与西方度假选择上体现出的差异,同时进行罗列记录,通过图2的导图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比如中西方度假活动、环境选择的差异性对比。
 
        图2中西方度假习惯对比
        该种阅读学习的形式主要通过与课后作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根据该图形的逻辑形式进行相应的内容研究,比如圆圈的交汇点表示中西方度假文化存在的共性,其余则为各自度假方式的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通过此种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够基于文化教育使学生通过英语学科探究,了解国内外文化所具有的差异,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从国内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加强文化上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以此在核心素养方面获得一定提高。[1]
        四、重视语言逻辑方面的教学指导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在文化、语言鉴赏等方面,需要突出人文性的设置,使学生在语言的逻辑思维上能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以及相关语音资料等。语言逻辑思维作为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影响学生外语语言的含义理解与概念转化,教师在该方面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处理能力、加工能力与转化能力,确保学生在外语的解读上能够具备准确性与合理性。该环节的课后设计形式主要通过思流程图的形式,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建立,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可视化学习。比如,在《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进行结构化的设计,如学习生活上的美好事物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又是什么?使学生在课中或者课后的文章阅读中,可以结合教师设置的思维导图,根据自身对文章语言逻辑结构的理解,在描述自身的真实想法,以此逐步加深英语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分层原理。[2]
        结语:在现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科学性及其整体模式创新,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能力,使其在口语能力、阅读理解以及语言应用等方面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在不同语言形式的文化研究中,逐步提升文化方面的素养,以此为学科语言能力的提升,做好文化观念培养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庄清海.关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7
        [2]马晓玲.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分析[J].陕西教育:教育,2017: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