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解决中渗透建模思想——以“植树问题”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许丽质
[导读]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形成一种“建模”思想,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许丽质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 邮编 361102
        摘要: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形成一种“建模”思想,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重视学生模型思想意识的渗透与建模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植树问题”这一教学案例为例,让学生充分经历与感受建模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模型思想  植树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必须从生活原型或问题的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验证等,用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表达出数学模型,再运用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植树问题是一类数学问题的统称,历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模型思想,逐步感知植树问题下的模型思想的体现。
        一、生活引入,感知模型。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化的对象应是学生熟悉的现实,而不是成人熟悉的现实。因此,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植树问题的背景模型。
        【片段一】
        1.师:同学们,如果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伸出一支手,五指张开,你看到了数字几?
        生1:5个手指。
        生2:4个空隙(对着自己的手指数间隔1、2、3、4)。
        师:这个空隙在数学上叫作间隔。
        师:5个手指头几个间隔?4个手指头呢?3个、2个呢?
        2.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
        这样的情境导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富有生活性,亲近易懂,直奔主题。学生直观地看出:手指的个数和间隔数之间相差1。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真实、亲切、有趣的数学模型,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二、提炼信息,抽象模型。
        植树问题,其数学本质是点与段的一一对应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信息中,抽象出“树”是植在“段”所对应的“点”上。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为构建点段关系的“植树问题”模型奠定了基础。
        【片段二】
        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师:读一读题,找一找数学信息?
        2.师:猜一猜,可以栽多少棵树?生:20棵,21棵。
        3.师:到底是多少棵呢?不急,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验证?
        生1:画图。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每隔5米也就是每隔一小段画一棵。
        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先研究短的,再找规律。
        师: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这叫作“化繁为简”。
        生3:那么我们可以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来研究:10米,15米,20米。
        4.师:每个同学自选一个数据进行研究,画一画线段图,算一算棵数,想一想,棵数与什么有关?
        “要栽几棵树”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让他们尝试把想法画下来。学生自然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梳理:借助生活情境在头脑中想象栽树过程,抽象出植树问题的“动作模型”,再借助这一生活中的“动作模型”画图,就进一步抽象出点(树)和段(间隔)的“图形模型”,最后借助线段图直观数出棵数。学生在独立思考中经历两次抽象,润物无声地实现了从“境”到“模”的过渡。
        三、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当生活的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逐步建构数学模型,经历自主建构模型的过程。
        【片段三】
        1.汇报展示:
        生1:10米,3棵树;10÷5=2(个)2+1=3(棵)
        生2:15米,4棵树;15÷5=3(个)3+1=4(棵)
        生3:20米,5棵树。20÷5=4(个)4+1=5(棵)
        2.仔细观察图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棵树比间隔数多1
        3.生1追问:2个间隔怎么会有3棵树?为什么用2+1”,“多的1棵在哪?”
        生2追问:为什么棵树比间隔数多1?展开小组讨论。
        4.反馈:
        生1:我们小组认为多出来的1棵是最后这1棵。
        生2:我们小组认为多出来的1棵是第1棵。


        此时课堂上学生呈现了两种观点,引发了精彩的辩论。
        生3:我们小组认为多出来的1棵是最后这1棵,因为10÷5=2个间隔,这2个间隔其实就是对应2棵树,再加末尾的这1棵就是3棵。
        生4:我来补充,我可以圈一圈,画一画:树、间隔,树、间隔,树。所以我们认为这1棵就是最后1棵。大家看清楚了吗?(全班学生鼓掌)
        生5:我们小组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多出来的1棵是第1棵,因为也可以是间隔、树,间隔、树,所以多出来的1棵就是第1棵树。同样地,我也圈一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师:真了不起,为这两位同学喝彩。像这样,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在数学上叫作一一对应。请同学们在自己刚刚画的线段图上圈一圈一一对应关系。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当一个学生追问“2个间隔怎么会有3棵树?”,引发了其他同学深入思考。经过辩论,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达成共识,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说明棵数和间隔数的对应关系。交流算法时,一个学生质疑“为什么用2+1”,“多的1棵在哪?”,再度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经过探究,有学生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但这又再次把学生推向更深的思考,2个间隔怎么能加1棵树呢?通过交流,借助数形结合学生逐渐感悟到:两端都栽,2个间隔对应着2棵树,此时的2俨然已转化为对应的2棵树,还剩下1棵树,这1棵可以是第一棵树也可以是最后一棵树,所以要用2+1。就这样,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接近知识本质,同时探索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可见,课堂上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形成模型思想。
        【片段四】
        1.如果不画图,你能算出35米要栽多少棵树吗?
        2.建构植树模型。
        师:不画图就能算出来,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规律了。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怎么求棵数?小组讨论。
        两端都栽:全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1=棵数
        3.师:那么全长100米现在大家能解决了吗?
        生:100÷5=20(个)20+1=21(棵)
        4.师:如果小路继续延长至500米,1000米……呢?
        学生依据前面规律猜测,通过想象、推理进一步验证、感受规律的存在。层层推进的活动,表面看似是小路的不断延长变化,实则是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植树模型的建构过程,加深理解植树模型。显而易见,学生经历的是“提出猜想——实践验证——揭示规律”的过程,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探究的经验。最后,对比不同长度的线段图,学生的结论呼之欲出,很快地抽象出两端都栽的植树模型——“棵数=间隔数+1”,建构起清晰的数学模型。顺势推理、争论不休、各抒己见,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体验到探索过程中“柳暗花明”的快乐,在心田播下“崇尚真知”的种子。
        四、联系实际,应用模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功能。
        【片段五】
        1.师:同学们,植树问题不只是植树,它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看:礼炮、椅子、路灯、钟声……
        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植树问题吗?生举例。
        2.疫情防控期间,排队买口罩,也蕴含着植树问题,请看:
        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厦门实行“口罩预约登记摇号购买”。疫情防控期间,明明和爸爸来到网点排队购买。这不远远就看到排了好长的队伍,爸爸忍不住开始出题考明明:“儿子,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排队时每两个人间隔1米,队伍一共有16个人,你算算这支购买口罩的队伍有多长呢?”适时进行防疫卫生教育。
        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植树模型解决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思维碰撞,在探索中感悟到:生活中植树、安装路灯、排队等问题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都属于植树问题,都可以用植树模型来解决。这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应用意识、归类思想、思辨能力的形成,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五、回顾反思,拓展模型。
        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思想的深刻理解,适当地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数学模型一般化的思想方法。从而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转变,体会到在数学学习中构建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片段六】
        师:那么植树问题只能是两端都栽吗?如果一端有房子挡着;两端有房子挡着;在封闭图形上植树,那又怎么算棵数呢?
        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推导出“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封闭图形的植树模型,深度理解和建构“植树问题”所有情况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拓展延伸,实现了知识间纵向的沟通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不仅仅获得了数学结论,而且在建模的过程中内化了知识、内化了模型、升华了思想。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独立思考、不断探索中,经历了植树模型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在画图、论理、推理等活动中,利用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建构模型,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重视在问题解决中渗透建模思想,激发学生的建模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晓棠 . 基于数学建模的小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