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下)   作者:殷丽君
[导读] 评价导向是关系到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方向标,有效的教育评价可以助推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殷丽君
        江苏丹阳市匡亚明小学 江苏丹阳市 212361
        【摘要】:评价导向是关系到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方向标,有效的教育评价可以助推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从即时性的课堂评价、针对性的作业评价、激励性的展览评价、综合性的过程评价、成长性的档案评价四个方面出发,深入阐述了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科学的美术评价体系的有机融合,这对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大胆的探索。
        【关键词】:有效;评价;核心素养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评价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虽然标准给出了评价建议,但很多一线教师仍然以单一的给学生作业打分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长期以往,美术课堂呈现出僵硬、缺乏生气的局面,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认识也得不到提高。
        普通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也给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带来极大的变革和挑战,我们不仅要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同时也要重视评价导向,评价应该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多维度、多级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和改进,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一、即时性的课堂评价
        有效的评价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的,要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参与其中,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课堂开始前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或批评,对于经常不带工具材料的学生要及时沟通并做好记录,必要时联系家长反馈情况,并且把它纳入该学生期末美术成绩考核评分依据。
        在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听课的专注度、积极参与的热情度以及大胆发言、合作交流等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我很关注,我要更好地表现”。对于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能及时引导评价,使学生更有创作信心。
        例(1):《机器人伙伴》一课中,我看到一位学生画了一个很小的机器人,只是把几何形进行简单组合,功能也不突出。他似乎遇到了创作瓶颈,一直犹豫不决地不敢动笔。于是,我及时鼓励引导他:“你的机器人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吗?他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我想设计一个到高楼上灭火的机器人,不过我不知道怎么画下去了。”学生有些沮丧。“没关系,想想看,灭火的机器人需要有什么设备呢?”“要有喷水的水管。”“对,你可以给它加上大水管。同时,要到高楼上灭火,它怎么去呢?”“可以飞。”“很好,除了飞,我们也可以给它设计可升降的腿。再把环境添上去,或者多添几个机器人同时灭火,这样你的画面就更丰富饱满了。”通过我的引导,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迅速投入到创作中去,作品变得更精彩。
二、针对性的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是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评价,重点从学生的作业态度和作业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笔者听过一些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很热闹,作业展示的形式也很新颖,但评价却是一带而过,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指引性。
1.作业评价要具有指向性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听到美术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的作业:“你画的真不错!”“你的画真棒。”“你想的很好!”这些评价太宽泛了,画好在哪里?什么地方给人美感?给人一种什么样的美感?老师的评价没有指向性,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效果没有清晰的认识。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认为“作为评价导向,指我们在确定了核心素养本位的课程目标之后,需要将它们分解成可以检测的评价指标,最后依据这些指标以评价方式回馈目标,做到首尾相合,前后一致。评价如果不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的话,就会扭曲教学目标和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细化评价指标,使其更具指向性。
        例(2):教学《水墨画鸟》这一课时,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 了解浓破淡、淡破浓的“破墨”技法,进一步深化理解水墨画中笔墨丰富的表现力;2. 能用浓淡变化的墨点、墨线、墨块及破墨等技法来表现鸟;3. 体验笔墨的趣味,提高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针对以上目标,作业评价围绕以下指标进行:1. 形态美——是否画出鸟的外形特征;2.笔触美——是否运用“破墨”等技法画出不同鸟的羽毛特点;3.墨色美——是否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2.作业评价要体现专业性
        美术作业评价要有“美术味”,要体现学科专业性,通过对美的事物与美的原理加以阐述,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在上述例(2)中,通过教师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互评中,逐步学会用专业的语言去表达评述。
        生1:这幅画用了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鸟,很丰富,很有层次感,同时鸟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很值得我学习。
        生2:我很喜欢这个猫头鹰的轮廓表现,他用了淡破浓的方法,使猫头鹰呈现出毛茸茸的效果,很可爱。
        生3:我在画的时候运用了干擦的方法表现鸟的翅膀,不过我感觉水分还是没控制好,下次我会注意。
        ……
3.作业评价要注意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各方面能力也有差异,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孩子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建议,因材施教,而不是整齐划一。
        比如,我在给学生作业打分时,采用“优良”等级,加上一些符号、评语,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业质量特别突出的,往往会有一个大大的笑脸送给他(她),并且用加星的方式鼓励:“优★”代表作品在构思、造型、用色、制作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优★★”代表作品在构思、造型、用色、制作等方面均有很好表现,或者其中某一方面能体现独特创意。作业得到“良”等级的,会附加中肯的修改建议,使学生更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些孩子造型能力不强,运用知识技能水平不高,但他们的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很投入,这类学生的作业有加分的“软指标”,即尽力完成好作业,比前一次作业有进步。只要用心完成作业,就可以加一个大大的笑脸。这些★和笑脸,在学期末都可以累计加分,这种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在争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三、激励性的展览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在实践中,我把美术活动向课外延伸,以举办画展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老师、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让孩子们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主题在六年级开展了主题单元教学,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举办了主题绘画展览,让全校的师生看到了学生的创作成果,使其感受美的力量。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赞赏,幸福感不言而喻,很多孩子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参观了我们的画展,心里十分高兴、欣喜。虽然不是什么名人大作,但都是我们一笔一画精心描绘而成的。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有更多的作品上榜!——黄芯蕾(六2班)
        这虽然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学校里自己举办的画展,但是,我们从这些五彩缤纷的画作中所得的收获也不小呢!令我记忆最深的是宗忆同学的那幅《陪伴》,把父母和孩子幸福温馨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好!——张美恬(六2班)
        在这次画展中,我的两幅画被选中了,心情十分激动。当我听见有人在夸赞我的画时,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我也很惊异于他人笔下的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要学习他人之所长,不断提升自己。——许漴岸(六1班)
        一次作业展览,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法上的提升,更多的是情感的熏陶和润泽。很多家长在QQ群里说,孩子在家学会帮助做家务了,对待父母的态度也有了好的转变。他们不但加深了对父母的感情,增加了对“家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了对美术学习的成功收获。
四、综合性的过程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学期结束,我设计了过程性的评价表格,更全面地对学生一学期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价。

五、成长性的档案评价
        学习档案能详实地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学习档案可以是电子的,也可以是实物搜集,包括学生每学期的美术作业、最佳作品、参加美术比赛的过程留影、优秀作品、获奖证书、教师的表扬或建议、学生的感想等等。
        开学初,我便为班上的每位孩子建立了电子档案文件夹,平时注意搜集学生的作品,无论绘画、泥塑、手工作品都拍成照片放到学生相应的文件夹里,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历程。期末,为每位孩子制作了电子作品相册,并且附上了老师的评语和孩子自己的话,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孩子也从中回顾自己一学期的所学所得,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下一阶段的美术学习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有效的美术教学评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做到乐学善思、不断创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实施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3
[2]王金华.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与学业评价策略?中小学美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