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浙江 温州325000
【摘要】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容脱节、课内外缺乏联动、评价指向单一的状况。本文整理了体育课程一体化与“学、练、赛、评"的相关定义及内涵,提出了基于课程一体化视角下的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对策,以建立一个聚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构建一个内在统一,横向一致,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模式。
【关键词】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课程
【正文】当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主要存在课程目标割裂、课程内容脱节、课内外缺乏联动、评价指向不明的状况。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围绕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一些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提出了“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力图通过这一体系的实施,构建一个横向一致、纵向衔接、内在统一、课程内外联动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教学层面
1.1“学”:单一的身体练习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的过程是通过学习单一身体练习来实现的。但是为了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思考,包括情境导入,动作要领的表述及示范动作的展示。要做到切合教材学情实际,同时要明确单一的身体练习就是教学的课时内容,两者是相互统一的。这就说明课程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单一的身体练习”,只不过需要通过组合动作、比赛和评价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以完善教学效果。对于“单一的身体练习”的认识,很多教师只认为他指的是单个的技术或动作,即一个技术动作。这便存在一个问题:两个或多个技术动作结合在一起的练习是否可以看成是一项练习。这就会导致概念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广大教师要转变这一观念,突破对这一观念的固有理解,对其重新认识。
1.2“练”:组合训练
在“练”的过程之中,进行“组合练习”的最终目的便是让“单一的身体练习”得以巩固和提高。教师要注意在进行组合练习时要具有针对性及合理性,需要以“单一的身体练习”为基础再进行组合和创造,并将其有效的与组合练习相融合,进而改善“单一的身体练习”的学习效果,提高组合练习的作用和价值。从此来看,“学”即单一的身体练习,“练”即组合练习的根本和基础,“练”是“学”的提升和巩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认真了解这一点,就可以让课堂中的教与学变得更加高效与清晰,使“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赛”和“评”:进行游戏比赛并进行评价
浙江省2014年颁布了《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这一纲要对课堂教学要求的核心是“三个一”,即:一个单一技术,一个以单一技术为核心的组合练习,一个以单一技术为核心的比赛或游戏比赛(运用),再加上学习评价,分别对应课堂教学中的学、练、赛、评。不仅可以实现运动技能、体能训练、技术运用“三合一”协调发展与有机结合,还可以改变原有的教材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仅仅会单一动作技术却不会运用和比赛的窘状,促使学生从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学习到发展运动能力的转变。区别于其他学科,体育教育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学习手段。因此,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将其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体能和进行实际应用。
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技术和体能相结合,在“赛”的过程中落实到游戏或比赛中,并通过“评”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体能发展与项目运用这两个目标。这也为学生对他们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判断时,提供合理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层面
2.1“学”:体育课程改革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程在中小学的不同阶段的设置相对独立,很难实现教材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之间的有机结合,导致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反思以往所设置的体育课程应如何完善并怎样进行改革。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体育课程改革应有效规划中小学不同阶段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进而对整体的体育教学及各个阶段的体育课设置进行优化,避免体育教学内容的重复,实现学校体育教学资源高效配置,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增强体育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实现全面发展。
2.2“练”:大课间改革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练”的一个重要平台,无疑就是大课间了。学生通过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所学的技能。这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我国各地方学校对于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空前重视,并以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形式呈现出来。大课间的落实,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运动技能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大课间等改革要立足于课程建设,从组织形式、活动目标、活动结构与内容、实施路径与评价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重建,找准自身定位。同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技能水平层次,合理的设计大课间的开展形式和活动内容,使“练”变得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2.3“赛”和“评”:校内竞赛及评价改革
学校体育若想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学练赛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之所以将“赛”和“评”放到一起进行讨论,是因为比赛的结果和成绩,需要通过参与比赛的表现和对比得出最真实深刻的评价。通过校园体育竞赛,有利于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等优良品质的养成。因此,校园体育竞赛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其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终身的体育理念。
【结束语】
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改革密切相关。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学科核心素养为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而学校体育改革也应立足于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为目标并沿着这一目标为方向进行学校体育改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因此要通过“学练赛评”这一主要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磊磊,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一体化体育课程的衔接构想一以义务教育阶段校园足球为例[J]南京体有学院学报.2020.19(9):67-72.
[2]姜勇,梁振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PCK解析及优化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6):54-60.
[3]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根架体系建构[J]体育学刊.2017.2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