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1 江鸿尧2
安徽省明光市城南小学1 安徽省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2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当前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一些家庭过高要求孩子,很多家庭重智轻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智慧的班主任总是善于做好家校沟通工作,让家长配合老师共育新人,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无缝对接。工作中,我积极尝试运用多种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共同进步.与家长交流时注意方式方法,语气委婉,语言得体,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收获了做班主任的幸福和感动。未来,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探索,收获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教育幸福!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幸福 感动
学生接受教育的领域是广泛的,除了学校,还有社会、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家长和学校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齐心协力推进学生的发展”,这才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想目标。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年龄、职业、育人观念等不同,很难让家长与学校“步调一致”,甚至有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不少班主任也忽视了“家校共育”这一手段,没有真正发挥家庭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
智慧的班主任总是善于做好家校沟通工作,让家长配合老师共育新人,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无缝对接。工作中,我积极尝试运用多种形式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渐渐地我也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收获了做一个班主任的幸福和感动。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教育环境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共同进步。
涵是我们班的班长。她是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组织管理能力很强,我把班里的事情交代给她,她总能出色地完成。她思维敏捷,学习成绩优秀,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可是最近,我发现涵上课总没精神,下课也不和同学们玩,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呆,成绩也下降了。涵怎么了?难道是沉迷于网络,还是和同学闹别扭了,要不就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她好好谈谈。课间批作文时我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的父母因为一些小事经常吵架,有时大打出手。最近她妈妈又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她爸爸开长途车,回来后很累,涵的妈妈也不关心,爸爸很生气,和妈妈吵架,要离婚,她非常烦恼,不知该怎么办,以至不想学习,甚至有想离家出走的念头。哦,原来如此,父母之间的矛盾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怎么办呢?该怎么和涵说呢?处理不好,会毁了这个孩子的。我思考再三,决定先和她的父母谈谈。于是我和涵的爸爸妈妈取得了联系,约他们见了面,我让她不要告诉涵。她的爸爸妈妈来了以后,我什么话也没说,把涵的作文拿给孩子的父母看,当时涵的妈妈就掉眼泪了,爸爸看了后也很难过。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耐心地做涵父母的思想工作,要他俩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对方着想,多为孩子着想,多为家庭着想。我还告诉她,涵是个很优秀的孩子,要好好地培养她,将来她一定是个人才。但是她的健康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家,两人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家和万事兴。经过我的真诚劝说,涵的父母互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重归于好。而后,我让他们回家和涵再好好谈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她,会给她一个幸福完整的家。随后的几天,我发现涵的精神明显好了,成绩也快速地赶了上来。过了段时间,涵的妈妈给我发来了短信说,他们的孩子很幸运,遇上了我这样一位好老师,不仅挽救了孩子,还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当我看到这一条短信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为涵的父母重归于好感动,为涵有个幸福完整的家庭感动。
我也更加感受到在教育中,只有你真诚地付出爱的行动,才会有收获的喜悦。我也真的从家校共育感受到了教育给自己带了来的幸福和快乐。
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能大体掌握8小时之外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们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要委婉,语言要得体。同样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人暴跳如雷,也可能让人眉开眼笑。与家长交流时,不要上来就抱怨,责怪孩子,责怪父母,把孩子的种种不是数落一顿,这样是不利于交流的。交流学生情况时,既要报忧,还要报喜,更要多报喜。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后进生家长打电话,电话刚接通,家长就说:“杨老师,我家的孩子是不是又犯什么错误了?”我连忙说:“不,我是告诉你,你家孩子进步了!”家长听了非常高兴,表示今后与老师积极配合。对于家长的这种反应,我知道了,与家长交流,方式方法很重要。
车x是我班一名让老师头疼、同学厌恶的学生,学习差,爱捣乱,和周围的孩子都相处不到一起去。这个孩子一定要教育,教育不好,对自己不利,也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经过了解,我知道了他是个单亲妈妈家庭。于是,我决定就孩子的语文学习问题试图与其家长沟通,感觉有抵触情绪。与其说是抵触,我感觉是认识观念问题,可能由于生活的压力或情感等原因吧!在他母亲看来,孩子只要有学上就行,有人给他“带”孩子就行,其它一概不问。有一次我把她叫到学校来,先是肯定孩子一些好的方面: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小事,劳动积极等。听了这些后,家长的心情好些了,随后我见机分析了语文落后的原因,极大地赞赏了提高的可能性,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整个交流过程我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长很容易地接受了。此后的交流也比较愉快,我还多次上门为孩子辅导功课并力所能及解决她家的一些实际困难,自己掏腰包对孩子的进步进行奖励,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品。用心用爱去帮助这个学生,家长受到了感动,也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了,孩子的成绩进步很大,期末也考出了好成绩。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与家长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学校、班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多种形式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也是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像家访、电话交流、校讯通都是我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形式。现在家长都有微信,班级建立了微信群,更方便了家校的交流,作业、通知在群里集中发,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单独交流。
我们班有个学生鲍X,性格孤僻,从不和别人说一句话,作业从来不做,老师问话,重来没有理会过。我接手这个班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家庭变故,母亲去世,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多少年没回家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从而导致了心理缺陷。为了挽救这个孩子,我决定与家长沟通,他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我主动要来了微信,通过微信与他交流,希望家长能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变化。我把孩子在校的状态与他分析,告诉其利害;我把孩子的作业拍给他看,给他可以转化的信心;我向他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告诉他多用鼓励的方法;我还态度坚决地对他说,只要家长积极配合,孩子一定会有变化的。鲍X的爸爸很是感动,表示愿意转变教育方法,回到孩子身边,给孩子多一些关心和鼓励。渐渐地,我发现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成绩进步了,慢慢融入了班集体。搭班的老师都说我有方法,我心中感受到了幸福。其实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的幸福。现在微信成了我和家长交流的重要手段,相信。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需要家长和老师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怎样有机地整合,让自己的教育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和提高。未来,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探索,收获属于自己的教育幸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