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
统编教材以其一定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重”的原则组织教材,有助于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关注单元整体目标、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精心设计能力转化点、前后练习确保同步,通过日积月累、润物无声地训练逐步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要素 注重实施 提升素养
素养是积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统编教材以一定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进行“双线结构”组织教材,在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就是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提升的有效方法。依托核心素养对人的要求,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时刻把要素落实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将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关注单元整体目标。
统编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循序渐进地安排不同主题的学习内容,整套教材既有纵横联系的连贯性,也有辅助递进的优势性。针对同一年级的不同单元,也安排不同主题的相关组文,意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种或某一类技能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在这种具有层次性、发展性的学习内容要求下,真正使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发展。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三篇以“小说”为体裁的组文,首先“教”《穷人》通过找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和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节和相关环境描写来感受老支书的形象,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聚焦情节、环境体会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让学生对如何读小说的关注点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扶”《穷人》通过找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在《桥》情节、环境铺垫基础上的聚焦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阅读小说的又一收获。在这两篇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可“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自学略读课文《在柏林》,通过交流汇报,检验学习成效,最后“拓”展迁移课外阅读。
二、有效利用课后习题。
统编教材每一课课后习题可以说都给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具体实施路径指明了方向,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课后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文要素”落实和学生能力转化的过程。
六下第二单元安排了“外国名著”专栏,我直接以完成课后习题的形式展开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借助关键词提炼小标题并用串联法概括故事梗概,初步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第二课时节选部分,从三个方面落实第二个语文要素。(一)、通过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思考初到荒岛,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哪个情节最让你印象深刻,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通过人物心态前后对比感受人物形象。鲁滨逊在荒岛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描写鲁滨逊内心想法的句子,用笔批注鲁滨逊的心态,此刻的鲁滨逊在你眼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根据表格感受人物形象。最能表现鲁滨逊积极乐观心态的是文中鲁滨逊将自己的幸与不幸罗列的表格,你把好处和坏处对照着读,再来感受一下这个人物。把自己遇到的烦恼也用这种表格呈现一下,体会这样做对你的帮助。通过三个紧密相连的课后问题,使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同时也有效训练了学生针对人物和情节谈感受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能力转化点。
“语文要素”是教学目标的主导方向,但学生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转化,是通过每一个教学知识“点”的转化来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转型来彰显其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结合具体课文的文体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形成能力促进发展。
《夏天里的成长》篇幅短小,结构清晰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两大“语文要素”的落实上。在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中的关键词提问: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引导学生从动植物、山河大地及孩子们的成长这三个方面理清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接着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让学生分别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把这个中心意思写具体的?在此过程中重点针对第二自然段进行学习讲解,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围绕“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句,分别从瓜藤、竹子林、高粱地、苞蕾、鲜花、苔藓、黄泥、小动物等几个方面来写,在有效实现迁移仿写的基础上,“扶放”其他两个自然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为了更好的表现中心,可以从不同的方面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现。待课文结束总结收获的时候,教师以思维导图呈现这篇文章总体框架和每段结构框架的特点,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脉络支架下,更清晰地感受到课文采用总分结构,围绕“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组织材料,后面三个自然段分写的内容也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现主题,从整体上对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要求有了一个内驱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写作。
四、练习与主题有效同步。
统编教材具有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组文”“习作”“交流平台”“课外阅读”目标导向整齐划一的特点,所有内容的安排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
六上《夏天里的成长》通过引导学生找中心句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迁移练笔。在揣摩、体会《穷人》桑娜将邻居西蒙家的孩子抱回家内心忐忑不安和纠结矛盾之后,安排学生以课后习题小练笔进行心理活动的有效训练,都是依据“语文要素”而展开的。同样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路径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每个单元学完之后可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安排同组类型的课外整本书目阅读,如:第二单元“革命岁月”可安排学生读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第四单元“美好品质”可安排学生读高尔基的《童年》和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等书籍。六下第一单元“民风民俗”主题单元,“语文要素”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提出要求: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在学习单元组文理解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表现中心意思作用的基础上,习作话题“家乡的风俗”,直接以范文为例迁移写法,“交流平台”则在此基础上又对两大要素加以总结交流,整个过程确保练习与主题有效同步,在不断学习、不断层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的。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时刻牢记“聚焦语文要素,提高核心素养”为发展学生的根本宗旨,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利用“语文要素”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助于“语文要素”落实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点,通过建构开放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的课堂,让学生在不断的新奇和胜任需求中,绽放不一样的个性光彩,让我们将这种润物无声的爱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铺开一条宽阔而敞亮的大道。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第一章素养与核心素养上海教育出版社P3P12
2、《教师教学用书》温儒敏陈先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版P134-135
3、《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1增刊P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