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晓
洛阳市老城区古香小学 471002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改善小学数学教室的授课效率,已经成为很多教育者担心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首先改变固有的教学概念,优化数学教室的教学流程,有效地提高和深化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数学并建立牢固的基础,有助于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通过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新的教案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阶段教学内容增加,除了课外辅导班、兴趣班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教育和教育的现阶段,改善教室的效率尤为重要。
1 转变授课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最好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走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到“五个转变”,树立“四个观念”。所谓五变,是:一是将应试教育的理念引入通识教育,在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第二,将“满堂灌”教学模式转化为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自己的课堂主人,突出自己的学习主体性。第三,将传统的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打破师生之间的时空壁垒,使其融入数学课堂。第四,将“一刀切”教学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学生的学习。所谓“四个观念”,是指整体观,强调学习、发展和愉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出发,重新组合课堂的不同因素(学生、教师、教材等),使整个数学课堂更加一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观念,培养自学能力,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同时,老师还在数学课堂中注入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知识,从根本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 引入微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理解数学知识是非常概念性的并不是难事。特别是在立体几何学和平面图形的研究中,只有教科书和黑板很难理解空间和平面的概念。但是,在引入微级后,教师采用了动态的知识转换和视觉教学法。这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课堂知识的应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室里学习,感受到活跃的教室氛围。同时,大量的教育资源和各种教育模式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还为教师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创意。例如,在图形周长、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边长、长和宽等概念后,以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在游戏场、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地方,借助微观教学功能,解决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
3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学习本身比较枯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在理解一些抽象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系统地优化数学课的教学过程,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上的老师们。例如,在“年、月、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作者首先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年月日间的换算,了解特殊日期的特点”,然后我和我的学生一起编了一句口号:“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算不差。除了二月二十八,其余都是三十天,闰年看来很特殊,二月多出一天呀。”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兴趣,对一些流行歌曲、戏曲等内容进行改编,让学生在知识中一笑置之,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4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和给老师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同。相比之下,加强学生参加教室,提高教室效率更简单。在小组合作的指导模式下,学生可以提高竞争意识,阶段性地提高指导效果。例如,在“整数乘以分数”的演习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相关计算技能,教师可以在各小组的学生的水平基本上相同的同时,在4~5个学生的小组中对学生进行训练。小组里有基本的善良学生和基本的贫困学生。为了达到好学生,促进贫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在小团体讨论相关话题之前,在小团体中进行复习和训练。训练和小组讨论后,如果不知道问题的话请向老师举手。教师根据教室里的每个学生小组,回答遇到的困难,消除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小组学习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表现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
5 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知识,利用“简明扼要”的视频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供他们以后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 引入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潜能
情境教学法广泛应用于教育过程中。 数学教师应顺应潮流,引进这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 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数学更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知识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步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数学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计划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积极革新教学法,改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根据情况通过教学法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入微班,需要提高灵活应用学生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法,教师才能逐步提高数学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玲芬.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74-175.
[2]樊学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76-177.
[3]王小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78-179.
[4]闵建东.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