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王永华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对小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王永华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学区新联小学  山西省忻州市  0342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对小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教师就可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引导小学生体验、感悟新知识,并帮助他们将新知识、新方法融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怎样根据深度学习的策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借助对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关系,紧紧围绕深度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为组织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首先,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所获取的知识是碎片化的、浅层次的。深度学习是以小学生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储备为背景的,小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连贯的、动态的,这自然有助于他们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新信息,有助于他们建构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其次,受到年龄和认知基础等的限制,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较弱。通过深度学习,可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实现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最后,在目前的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并不重视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小学生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而通过深度学习,能教会学生透过表面和浅层的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规律,可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中,合理创设情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的情境不仅关注外在物质环境,也关注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深度匹配,有助于建构起高效课堂,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学习《克和千克》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在称量物体质量的基础上,对未知物体的质量进行感知。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如下情境:今天我们要组织一场跑步比赛,为了增加趣味性和难度,要求参加比赛的学生背着一位同学进行跑步。小学生的兴致较为高涨,且他们会在心里思考如果参赛的话,会背着哪位同学去跑,绝大多数同学都更倾向于背着班级内体重最轻的同学去跑,那么我们如何获取别人的体重信息呢?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体重呢?有的学生表示是斤,有的则表示是千克,通过小学生热烈地讨论,教师后续再引入克、千克以及斤等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促使他们做到学以致用。总之,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有趣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探究发现更多的知识,可实现他们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
        小学生之间存在学习习惯以及思维等上的差异,这样教师在深度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使他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优势,这有助于小学生查漏补缺,可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角的初步认识》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小学生自主探究“角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放大镜下角的度数会变大吗、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吗”等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对这些问题也充满了探究兴趣,有的学生会负责测量和验证的工作,有的学生负责观察和记录,有的学生则负责总结结论……在各司其职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有助于他们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总之,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学生更愿意分享自己内心的疑惑和各种想法,可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
        (三)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等级,对于学困生来说,可提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对于中等生来说,可提供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优秀生来说,则可以拔高题和综合题型为主,以提升全体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将深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习《简易方程》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教师在深度学习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困生,可要求他们用字母表示常见的路程公式、总价公式等,并能在具体的题目中理解字母的意义;针对中等生,可要求他们掌握教材上的变式题,并尝试列方程和解方程等;针对优等生,可要求他们认真研究教材上的思维拓展类题目,以帮助小学生总结相应的知识点,并逐步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抽象概括等的能力。总之,分层教学可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尤其是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分层教学可促使他们在循序渐进中取得进步,整体效果较好。
        (四)引导反思
        自我反思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广度上得到拓展,在学习深度上得到挖掘,在学习长度上得到延伸。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要求他们自主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就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使小学生考虑问题更全面和深入,以实现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学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并能运用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这一类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从如下题目入手: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共35只,脚的只数为94,试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小学生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解答,即有的小学生觉得假设法较为简单,可假设全部是鸡,此时脚的只数为70,比94要少24,而每多一只兔子,要多两只脚,所以兔子的只数是24÷2=12,进而可求出鸡的数量;有的小学生则觉得假设法逻辑性太强,更倾向于用列表法,在表格中寻找最终答案。在小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可引导他们深入反思自己这样做的优点和缺点,并思考其他解题方式的优势,以使小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反思的过程中,拓展他们脑海中已有的知识。总之,为了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反思,教师还可要求他们书写数学日记,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感触,这往往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受益终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数学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之一,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这样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从小学生的视角入手,创造性地设计出深受他们喜爱的且能促进他们思维深度发展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他们数学能力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勤林,李永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意义和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33):51-52.
        [2]纪建伟.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讨[J].学周刊,2020(33):159-160.
        [3]庄雅丽.“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20(90):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