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思想,训练方法——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邹锦春
[导读] 社会目前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数学思维成了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也成了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邹锦春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       514012
        摘要:社会目前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数学思维成了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也成了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正处于对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命运第一次选择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数学思维不仅仅可以应用在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相关学习中,而且还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使用,因此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学科自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严密性,这些特点不仅仅是数学思维的魅力,同时也正因为这些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阻碍.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题海”练习,在深不见底的“题海”中通过机械的训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数学思维往往是一种条件反射,一旦学生遇到题干较为新颖,表达方式较为特殊,内容较为厚实的题目,他们就会走入思索的瓶颈,难于从固有的思维方式中跳脱出来。其实,从学生个人而言,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灵活把握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为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奠定基础。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纵观实际,我们发现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说:其一是由于一直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只知道做题,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一直采用题海战术,还非常容易使学生思维固化、产生懈怠情绪;其二是在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其根本就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相应的一些引导、训练就跟不上,这样自然提升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实施探索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的是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大多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缺乏主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缺乏探究意识。在学生学习知识时,大多是作为课堂的附属品和老师知识的接受者,缺乏自主意识的提升。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思维能力,实现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集合”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将原有的初中概念与高中概念进行衔接。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没有直接的接触过相关概念,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有比较强烈的陌生感。基于此,教师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自行的探索集合的概念,更加直观的理解集合的定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首先告诉学生“我们这个班集体就是一个集合,每一个人的家庭也是一个集合,而集合的概念就是如同这些比较独立的整体一样。无论是一个班还是一个家庭,我们都可以将其认为是一个整体、一个集合,而班级当中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集合当中的某个元素。

”学生通过老师形象的讲解,可以理解集合的简单概念,也会自主去思考集合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并且会针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既然班集体的一员也是家庭中的一员,那么我们可否理解为个人是两个集合当中的共同元素。”通过学生的提问,老师可以进一步解释集合的概念,并且更加深入的阐述集合的定义。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注意表扬学生,要告诉学生你的提问问得很好。教师通过这种半引领半指导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帮助学生通过已讲过的知识去理解未掌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思维的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数学的教学中是非常有效一个方法,因为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自主性被加强了,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节奏进行知识后的学习。而且问题情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冲突的产生,这对于学生的思维结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在讨论学习中会慢慢地消除认知冲突的地方,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相关思维形成的。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也使得新知识可以更快速地融合到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且强化其思维结构形成的效率。此外,随着认知冲突的产生,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被很好地激发,这可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对于相关知识进行认真的学习。
        比如说在《函数的应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两个类似的题目进行问题情境的构建,先让学生解答其中的一个题目,然后再让学生去解答另外一个题目,因为有了前面题目的经验很多学生都会使用前一个题目的经验,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点破两个题目的不同部分,这有助于学生相关学习思维的形成。
        (三)注重解题方法的传授,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再复杂的数学题,包含的知识模块也限于某几种。面对题干冗长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圈画题目中关键词的方法拆分数学题,找到问题的核心。比起数学教师直接的讲授,带领学生解决问题远不如教会学生解题方法行之有效。教师要引领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通过已知条件算出未知条件,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隐藏条件,把抽象的语言转换为具体的数学语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能力、分析能力。学生有了解题思路后,自然能举一反三。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教授并渗透数学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领悟到数学学科的真正魅力,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做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有利于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挖掘数学学科中的一致规律。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个层面去思考数学教学方法,善于借助探究性学习情境去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上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阻碍,逐步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最终不仅为他们的高考提供助力,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关敏.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高旭.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35):227-228.
[3]金萍.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考,2020(01):95.
[4]徐清华.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53+59.
[5]邹海军.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03):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