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妍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30021
【摘要】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具有诸多优势,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写作能力,直观表达写作教学重难点,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策略。为此,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教师应认识思维导图、构建并能运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
写作是小学英语高年级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由于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处于发展不匹配的阶段,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因此在写作中学生写出的文章结构混乱且逻辑性不强。为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写作教学,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1.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优势
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学生学习的模块细化。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以词为基础,发散出短语、句子和段落,运用文字和图形,在学生大脑中建立出“神经网络图”,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总结能力和归纳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和活跃的心理因素,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1]。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借助不同颜色的彩笔勾勒出写作的框架,呈现了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其次,直观表达写作教学重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抛给学生一个关键主题词汇,根据这个主题延展出不同相关的问题,在不同的问题答案之间相互产生关系的线条,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较之一般的教学更生动,更突出重难点,回答教师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归纳能力。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降低了写作训练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化。此外,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而言锻炼了其思维,而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则是有利于其掌握相关知识的内部关联。最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思维导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学生在学习中由教师的引导掌握一定的思维导图应用技巧,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工与完善,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加入其中[2]。这与单一的知识网络相比特殊性较强,且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创造性,还提升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2.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研究
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在动手画图中将写作思维变得可视化,使学生理顺写作思路从而拓展自身思维,这对学生而言有利于促进其形成逻辑性强且成熟的思维模式。
2.1认识思维导图
该阶段主要为了增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由传统的“线性思维”转化成具有放射性的“网状思维”,借助思维导图快速地关注教学重难点,并在联想中进行拓展和思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并逐步形成高级的写作思维模式!学习中,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后才能在写作训练中更好的应用思维导图[3-4]。
2.2构建思维导图
学生初步认识了思维导图后笔者试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以教学“Seasons”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分别设计了三大环节:(1)Pre-writing;(2)While-writing;(3)Post-writing。首先,在第一个环节(Pre-writing)中,笔者借助了一首与季节有关的歌曲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氛围,在此期间笔者将season这个单词写在了黑板中间,引出了主题——“Seasons”。教师提出进一步的问题:“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学生很轻松的回答到: “Four seasons.”然后,教师借助Secret-box,在这个神秘盒子中准备了一些问题,例如:What seasons do you know?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What can we do in winter? What can we eat in summer? What can we see in autumn? What do we usually wear in spring? ……学生可以随意抽取,选择自己回答或者让同伴回答。而在第二环节(While-writing)中,笔者则是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在小组中讨论第一阶段的问题,进行整理并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此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进行观察指导,学生由主题“season”写出四个季节,教师适时的引导他们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你看到了什么,可以进行的活动,可以吃的美食,让同学们将讨论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思维导图。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将与“season”有关的信息再次补充,比如出行建议、穿着等等。最后,学生将在小组内绘制一个与season有关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中学生写作压力明显减轻,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日后自主完成思维导图奠定基础[5]。在第三环节(Post-writing)中笔者给每个小组展示本小组思维导图的机会,学生可以自主介绍又或者同伴提问,避免学生在展示环节产生紧张心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不断补充自己的建议,完善学生们的思维导图。
2.3应用思维导图
在积极的小组讨论中,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整体,教师帮助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实际上是搜集写作素材,理清写作思路,思维导图完成的那一刻,一篇作文的框架跃然纸上。最后,确定作文的时态和主要句型结构,学生们很快就完成了一遍关于季节的英语作文。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将言语信息图像化,逐渐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从而极大地发散写作思维,培养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作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将学习的隐形知识显性化,把枯燥的知识色彩化,它使学生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它使英语写作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其组织以及记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志娟. 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的探讨[J]. 写作, 2017(2):58-59,68.
[2]李苑.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海外英语, 2017(9):23-25.
[3]郭海霞.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应用[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8(11):9.
[4]桂婷婷. 例谈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 小学教学设计,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