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微探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连华英
[导读] 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教学人员的重要任务。
        连华英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四中学 山东 荣成264307
        摘要: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教学人员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但是,从学生的发展来审视传统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是“学会”。而当今以至未来,信息瞬息尤变,学生仅靠老师教会的知识如何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那种少、慢、差、费的做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学,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学为中心;文本学习;高效课堂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纵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现状,耗时而低效,学生学习文言文普遍情绪低。究其原因,初中文言文教学大都采取“教师串讲、学生死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呢?鉴于此,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以“学”为中心,坚持六步走。
        文言文教学必须贯穿一个理念:一定要以“学”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来定教,变教室为学堂。以往文言文教学大都采用逐字逐句的串讲,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我们不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可以尝试六步走:齐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确定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同桌小组交流困惑——班内交流疏通文意——补充交流——老师点拨重点。
        这样的过程学生是紧张的、积极的,经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碰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激情。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以“文”带“言”,务求“文”“言”融合。
        文言文教学应该以“文”带“言”,“文”“言”结合。因为文言文是古老文字,要让生活在现代的初中学生“穿越时空”,了解古代的人物生活,确实是有难度的。要将文言文当作常规文本,务求“文”“言”融合。
        故事性强的文言文教学,从故事入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此“言”“文”并行,能够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教学中掌握文言字词的基本含义。例如《西门豹治邺》第一段“洗沐之,为治新缯(zēng)绮縠(hú)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tí)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这一句词语、句意生僻难懂,我就让学生当成故事先来讲讲,包括给这女子准备了什么样的衣服、什么颜色的帷帐、什么吃的等等。                  
        如果是写景类的散文,在熟悉画面、描绘画面的过程中,将文言字词教学穿插在内。例如讲《三峡》我在教学时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选择第三段的第一句,展开联想、想象,描绘如画的三峡风光。”在“言”“文”结合的课里,加深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也加深对景物的印象,更可以对写景类散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依托着力点,精准施教
        (一)授之以渔教方法。
        为了学生理解记忆,可以采用组块的形式呈现知识。可把词语分为实词、虚词两个组块,实词又可以根据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分成若干组块,分组块呈现知识获得的记忆长度会超过单纯性呈现知识获得的记忆长度。
        (二)注重积累巧迁移。
        将积累落到实处,一方面当然要追求积累内容的丰富和完整。另一方面,还在于积累过程、积累方式的科学恰当,以最大程度地追求文言积累的效益。
        以“其一犬坐于前”这一句的教学为例。
        例一:师:句中“犬”本来是什么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什么词?
        生:本来是名词,在这里作形容词。
        师:“犬”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形容词,是“像狗一样”的意思。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同学们要记住。(生纷纷笔记。


        例二: 师:可以将这个句子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吗?想想当时的情景,说说为什么?    
        师:同学们发现“犬”这个词与平常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生答。)
        师(归纳):一个“犬”的活用很好地表现出了狼当时的情景,可见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能发挥很好的表达作用,请同学们体会这一点。
         以上两例的共同点是都完成了“犬”作为词类活用现象的积累,但因为积累的过程不一样,积累的效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一”脱离语言环境,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犬”作为一个活用词语的知识结论而已。“例二”从语言环境入手,这样的词法活用知识的获得有语言环境作背景,其积累的效果也要持久得多。
        (三)聚焦文本提素养                                                   
        文本学习是指对文言文本身的了解、把握和体验,包括掌握字词、理解内容、弄清文意、熟读成诵等等。只有通过文本的学习不断积累文言知识,才能为进一步提升文言素养奠定基础。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许多教师教学这篇文章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理解文章内容,是重点;二是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是难点。教学事实往往呈现出这样一种情景: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抓取关键词句进行翻译和理解,探究文章写了什么,如此就算是完成了文章理解这个教学目标;接下来由一个“闲人”引出背景介绍、作者介绍,最终引出“乐观旷达”的结论,至此第二个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难点就算突破了。如此两个环节的教学,往往是前一个环节缺乏细致的分析,后一个环节费时费力,但学生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教学重点重视不够、难点依然还是难点。因此,文言文教学要以文本学习为主,适当涉及文学,有机渗透文化。
        四、四步教学法,助力高效课堂。
        根据教学内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各种活动,虽然每篇课文活动不一,但这四步是少不了的,即读、说、品、记。
        “读”是基础,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
        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师们把“读”都看得很重。每堂课一定会安排“读”的环节,读的形式也颇丰富,有齐读、个人读、角色读;有领读、范读、媒体演读;有默读、诵读、组合读等等。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还很注重“读”的指导,也关注“读”的评价,力求在课堂上能够表现出“读”的一定效果。
        “说”是根本,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我们的实践中,最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好办法就是让学生“说”。“说”分为三个层次:初读阶段让学生说出读懂的内容;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示、启发,解决疑难,获取知识。析读板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疑问;这个环节,老师借助主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质疑。品读板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
        “品”是内化,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化。
        让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文章或者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品析文章。例如,教学《小石潭记》,老师设计:本文美不胜收,妙点纷呈,我们来一次美点探踪吧。学生从四字词语的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以及侧面描写等方面赏析。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用词之巧,写法之妙,不知不觉间熟记于心。
        “记”是积累,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沉淀。
        “记”是记录、记忆。是在书上、笔记本上记录问题要点。重点是记忆,即背诵。背诵的过程是积累内化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从经典名篇中学习语言,更可以汲取精神的养料。无论是传承民族文化还是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背诵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对文言文的教学,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摆脱文言文教学耗时低效的困境,使文言文教学变得轻松自然,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美华.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初探[D].浙江师范大学,2010.51
        [2]李高彬.从阅读文言文走向内化提升--文言文教学思路转变的尝试[J].科教文汇.2008,(34).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