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李蓉
[导读]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代社会,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需求,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为了能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优秀人才
        李蓉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镇凤台小学  6373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代社会,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需求,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为了能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优秀人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但有利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通过创新思维和视角对问题展开分析和思考,从而更加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生物教学需要立足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探索,寻找多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生创新精神
引言
        兴趣是反映人们对某种事物喜好程度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做出的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学习网络上新颖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死板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一、初中生物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是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生命科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生物常识,并更好地了解世界。初中生物包含的知识都较为基础,一般包括对基础生物的了解及对自然生物的基本常识,这些内容是构成学生生物知识体系的重要节点,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酵母菌的课程内容为例,教师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面制品,酒类等制作原理;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食物的生长规律和能量来源,学生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二氧化碳,阳光等、水等要素。再譬如教师对男女的生理结构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人体有清楚的了解并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基本的化学课程内容,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近些年来,中国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仅需要高等教育的集中发展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学开始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生物工程和具备良好生物素质的人才
二、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给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条件。虽然有这样一个助力在,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是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进行教学,从而造成这项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教师也没有详细地展开,学生只能凭借课本上为数不多的图画以及教师的口语表述去进行想象,这不仅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还会让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2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生物教师教学模式落后,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师一般都以口授为主,对于生物实验教学也是先演示,然后学生模仿。教学流程也是先讲理论,然后做实验、做习题、划重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提倡应试教育的结果、单一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没有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厌倦学习。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1开展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生物知识探究兴趣
        创新能力是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成分。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实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生物知识探究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展开创新实验,可以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主观能动性,培养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思想品质,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教学时,可以从实验器材、实验内容、实验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在讲解“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时,通过传统实验装置可以观察到植物是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而散发水分。传统实验中,实验结论容易得出,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在展开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猜想:(1)演示装置中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液体有什么作用?可以用其他液体进行替换吗?(2)当叶子发现蒸腾作用后,锥形瓶中的液体是否会产生变化?(3)如果液体变化不明显,我们该如何进行实验改进?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交流探究,完成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发展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3.2结合兴趣学习初中生物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新奇的现象和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会产生很大的求知欲。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贯注全部热情,甚至会对所学知识达到迷恋的地步;而在完成学习后,学生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自身从中可以受到广泛的启迪,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所以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除此之外,兴趣对一个人的气质形成和长期发展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活动均起着巨大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一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特别感兴趣时,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与兴趣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可以从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程度,同时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学习结果。
        3.3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理论
        学生在做生物实验的时候,往往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更感兴趣,从而忽略实验原理。因此,教师就应当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在做实验的同时进行思考,这样学生能够一边实验一边回想实验原理,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时候,当发现有细胞重叠在一起的时候,无法看清楚每个细胞的形态,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究竟是哪一步出现了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原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借助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来反思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否到位。而且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是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开展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其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发展。另外,在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更加主动地掌握教学进度,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可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有效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学校和教师应当给予重点关注,才能够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慧.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教师,2020(S1):11.
[2]赵启平.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20(A3):131-132.
[3]赵东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5):110.
[4]马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知识文库,2019(09):116.
[5]杨燕.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学周刊,2013(2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