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学颖 丁丹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为了顺应高考模式的改革,重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教学中只靠生涯规划课和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不足以达到教育目标的,所以必须在高中阶段的各科教学中都加入生涯教育,并且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以达到提高生涯教育的教育效果的目的。本文对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加入生涯教育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对高中生涯教育有帮助。
【关键词】高中 生涯教育 探讨
【正文】生涯教育不能只靠学校组织的生涯规划课和一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维持,要想使生涯教育更好的开展,就必须在每个高中学科中都融入生涯教育的元素,这样才能使生涯教育得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在学科中加入生涯教育的方法,不能破坏原本的学科教育模式,也不能占用学科的总课时,这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一点一点的生涯教育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四种有关生涯教育与高中学科更好的融合的措施,希望作为高中生涯教学的参考。
一、创新教育理念,重视生涯教育
在高中教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开展哦 是切合高中教育的必要工作,并且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生涯意识。在高中的每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还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本校在接受高中学科教学融合生涯教育的学生中,有将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在高中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是有很大作用的,有将近六成的学生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是非常适合学生的,还有将近六成的学生希望高中的每一个学科都进行生涯教育的融合教学。因此,高中学科对生涯教学的融入是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各学科的教师是生涯教育的实践者,必须加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度,比如,学校可以与一些技术人员进行经验探讨,了解他们的工作。另外,学校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去寻找合适的实习工作,参与几周的实习工作,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实践增加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并且加深对生涯教育理念的认识,同时主动创新生涯教育的方法,从而掌握学科教学中融合生涯教育的办法,最终才能有综合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能力。
二、打造教学气氛,培养生涯意识
要想使每个学科教学融合生涯教育的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学校就必须为学生打造更适合生涯教育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
学校领导要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鼓励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构建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的专属生涯教育体系。另外,学校还需要建立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办公室,向学生开放专属的生涯教育课程,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全面帮助的目的。因此,学校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校会进行生涯教育,还可以开展招募会来模拟真实的生涯活动,还可以向学生开放多种职业技能学习的课程,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去了解真实的大学专业和大学生活,还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职场的氛围,并且学校还可以邀请具有专业能力的专家来学校为学生进行演讲,让学生对生涯规划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学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整理生涯知识,明确教育内容
高中的生涯规划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能从不同角度融入到高中的学科教学中。但是有些生涯教学的内容需要学科的就是具有很高的教育能力,我也教师就必须经过专业的生涯教育培训,我的这还能更好地在高中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的内容,这项工作对于一般的学科老师来说,是非常难以实施的。对学生进行的生涯意识以及生涯素养的培养,需要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一致,并使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加突出教育的案成果。与学科相关的内容,刘艳老师要有所掌握和了解,同时还需要对高考改革的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学工作的开展的更顺利。
四、探析学科资源,总结教育经验
我国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教育的时长不是很长,在高中学科的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的内容不够详细和深刻,所以需要高中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究方法、总结经验和创新教学。不难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科教学网址和生涯教育网址上也有一些相关的生涯教育内容,有些高中的网址上有大量的有关大学专业和多种生涯职业内容。但是,这些资源没有太完善,一般不适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常使用,因此,学科教师就可以多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根据学校为生涯教育的制定最终目标、学科教学的特征和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加以观察、分析和制定对策。
【结束语】总之,高中每个学科的教师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生涯教育的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从而不断地完善适应其学校学生的教育形式。在高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渗透生涯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最终形成适合其学校学生的生涯教育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志华.高中学科教学融合生涯教育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8):56-59.
[2]徐林建.普通高中学科教学中融合生涯教育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