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榕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审辩思维提倡以辩证的态度审视问题。在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可先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和矛盾,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考从一维走向多维,从浅表走向深层。笔者尝试着从多方寻证、重视反例两个角度展开教学。
一、多方寻证
例如这样一道作文题:
有人说:“当代的生活,皆在一个‘快’字上做文章。但生活中有些人事物事的好处妙处,恰在一个‘慢’字上得境界。”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该题旨在引导学生侧重论述“慢”的好处与妙处。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审辩与质疑呢?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前学案:对比两篇例文长短处,尝试从中概括说理的角度。例文1《慢美学》,例文2《看静水深流》。例文1,对“慢”的意义的解读比较单薄。将“慢”的价值意义定位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上,认识比较肤浅。例文2,看到了“快”虽能给我们带来物质的收益但却导致了精神失落,既看到了“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分析了从长远看,“慢”反而能带来“快”。运用这些分析问题的角度对问题展开分析,准确地把握了“快”与”慢”的关系,思考就能较为深入。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提炼,从多角度概括“慢”的长处。比如,“物质与精神”的角度。事物存在物质的价值,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收益,这往往比较容易被发现。而相对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很多事物存在审美、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超越实用的价值。再比如,从“眼前与长远”角度看,我们除了关注到眼前短期内可见的价值之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照眼前也许不可见但未来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岁月的积累而逐渐显现的。例如,许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都是数年甚至数十年磨一剑的作品。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群体”等角度加以思考。这样的多角度论述就让我们的论证更进一步,并且达到层层深入的效果。
角度明确了之后,我们需要有理由地展开论述。我们来看学生的习作片段——
学生习作片段:慢,不仅仅是生活态度,也是种精神,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更是对智慧的积蓄沉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靠的是五千年的智慧沉积,孟德尔总结出遗传规律,靠的是数十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慢,是一种超然的精神。
从学生的习作片段中,我们看到学生能够注意从精神层面展开论述,但理由显得不够充分,那么教师将如何指导学生搭建起较为完整的论证结构呢?笔者试着引入如下的支架加以建构。
[搭建支架]
段内结构安排:①层次中心句。②引用言论增加观点权威性。③(一方面)结合现实分析观点成立的原因之一。④举例说明原因之一。⑤(另一方面)结合现实分析观点成立的原因之二。⑥举例说明原因之二。⑦结合现实探究观点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比喻或类比论证说明。⑧小结,承转话题。
[出示示例]
慢的过程,往往最是容易得出韵味,提升境界。(段落中心)急于求成的结果时常是“欲速不达”。(引证)于事而论,有些事是快不得的。(原因一)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才能出味。(阐释原因一)就像工夫茶,一遍水下去,是喝不得的,那是洗涤茶叶上的微尘的。只有到第二遍、第三遍,茶叶经过沸水的洗礼,在沉沉浮浮之后慢慢舒展开来,那时,清香四溢,唇齿间茶香缠绕,这才是品茶的绝佳时机,才有可能品出茶之韵,茶之魂。(举例说明原因一)于人而言,一个人一门才艺的养成需要十年磨一剑,慢慢来才能有所收获。(原因二)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引证)杨丽萍在大自然中耳濡目染学习舞蹈,几十年孜孜以求,用肢体演绎着自然万物的表情。正是这样一位视舞蹈为生命的舞者,让我们得以欣赏到《雀之灵》、《雀之恋》等空灵优雅、精湛绝伦的艺术佳境。
(举例说明原因二)由此可见,台上短短的几分钟所需要的是几十年慢慢的积淀,才得以绽放光彩。(分析例证)若是缺乏“慢”所打造的扎实的根基,大树又该如何生长? (比喻类比论证,析果小结,承转话题)
支架的搭建及示例的呈现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修改。
[修文]
“慢”的韵味,生活中无处不在。“酒是醇的香”,酿酒的时间越是悠长,越是恰到好处,酒就会越发香醇。许多事物的成熟与成功,就像酿酒的过程一样,只有一定时间慢慢地沉淀与积累,才能散发出独属的魅力与韵味。人类的首张黑洞照片可谓来之不易, 八座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观测,随后又经过两年的数据分析才让我们一睹黑洞的真容。同时也让科学家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进行研究与探索,去找寻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人的精神与品格的锻造亦是如此,“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当这个人在时间的沉淀中历经艰辛,学会了慢下来思考,那么他所累积的精神财富将会是无限丰富的。钱钟书当年在写《管锥编》时,每每落笔总要翻阅大量资料,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思熟虑,正是因为这份“慢工”成就了这本书的精妙,造就了钱钟书不凡的人生境界。
二、重视反例
在多方寻证,更进一层的分析论证之后,我们还需从反面来思考,重视反例的运用。只有充分考虑到那些对你立论不利的观点和论据并予以恰当的回应,你的立论才能说服人。
那么就以上的作文题,我们可以思考这么两个问题: 首先肯定“慢”的价值 ,是否意味着要批判所有的“快”?其实并非如此。“快”自有“快”的意义和价值。有些时候 “快”是对效率的追求,象征着永不满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代表了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其次“快”和“慢”有怎样的联系?我们需明确“慢”是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也只有顺应这样的规律才能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才是真正的“快”。由此可形成以下的观点:①“慢”是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只有顺应这样的规律才能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才是真正的“快”。要努力挖掘矛盾背后的统一性。②慢不仅会让我们对事物有深入的思考见解,更是为了事物更快发展而蓄势。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以2019年福建省质检作文题为例,引导学生对“科技进步”这一主题加以审辩,以期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
从“物质与精神角度”来思考这一主题可以这么论述:
如今的物质生活已渐渐富足,未来生活的重心必将向点亮精神文明转移。幸运的是,科技在照亮物质生活的同时,已完全可以分出一份光明予文化。5K技术正应用于博物馆文物展览,既保护了文物,又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历史体验感,便是科技助力文化的实例。有物质富足与科技腾飞的加持,精神文化必将在未来蓬勃生长,焕发出新的光彩。
发展物质,努力令生活变得更好的同时,保住文化的伊甸园,不让王开岭笔下“蛙声消亡,荷塘寂寥”的古典之殇真实上演,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为之奋斗的目标。
审辩思维常以否定和怀疑的形式出现,但最终目的在于建构与创造。例如:
毋庸置疑,科技这把双刃剑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与未来做进一步的接触,也在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未知与不安。在机器人获得公民身份甚至有人工智能“扬言”毁灭人类的今天,人类文明已然遭到威胁,未来社会的发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余光中就曾感叹道“未来催科技快来,文化劝历史慢走”过去与未来的二元对立格局已不可避免。
然而作家龙应台曾道:“水加盐不是眼泪,因为它没有心的激动”。的确,科学技术终究只是促进人类生产力提高的手段之一,我们仍需对人类智慧保持信心,目前的科技大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防微杜渐。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未雨绸缪是未来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考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提升学生思维的要求,这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次变革,我们应当抓住这一契机,重视审辩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让学生具有独立的、缜密的、辩证的见解,提升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