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景
亳州市第七中学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摘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取决于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又具体表现在其解题应用已有数学知识的准确性与速度性等方面。因此,数学教师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抓住课堂上合作的时机,以学生为中心的展开,引爆学生自主学习情绪,最终在教学中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时机;中学生;合作学习;解题能力
前言:
合作教学是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掌握课堂教学动态因素的灵活教学资源。属于一种在实际展开过程中会或多或少伴随团队型奖励、荣誉的教学体系,主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成。那在中学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如何把握合作教学时机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详细探析,以期为后续的合作教学时机把握提供参考,助推数学教学效率提升。
一、加强思想情感的触及交流
(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情感在中学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效果影响作用。但往往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数学教师要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紧抓合作教学时机,就需要重视自身与班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交流,以加强自身与班级学生的正向情感交流为目标落实以下内容:首先,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不“因人而异”,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耐心对待学生。无论是与学习素养高的学生还是与学习素养低的学生交流,都通过眼神接触、肢体表示、口头表扬等向学生传递教师对其的认可与理解,让学生明确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怀,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自始至终都充满高昂工作热情,运用自己充沛的思想感性引发学生情感潜势,调动自身数学学习主动性。如此以来,学生的知识学习也可以更加高效的为数学教师提供反馈,体现教学“双向性”,让数学教师多使用设问、练习、考察等形式挖掘合作教学时机,时效教学。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知识教学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单向性”教导,学生在数学教师“满堂灌”的模式下只能被动学习数学知识,消极对待合作实践。因而,数学教师需要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之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还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这样,一旦数学教师在“一对多”模式中顾及不到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的互相尊重、互相勉励,为课堂教学的合作教学时机做好铺垫。同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还利于数学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整体性思想脉络,在教学中更快速的发现合作教学时机,进而引导学生思路碰撞,讨论借鉴。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加减法”一课时,教师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算式计算,很多学生在面临这一问题是无法直接找到计算的思路。对此,教师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研究这些类型题,这样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深入沟通,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的去完成解题过程,而教师在旁指导。
二、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问题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发自真心的对合作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培养才有依可循。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以“引导学生自觉寻求合作”为导向展开课堂教学时机的创设。例如:在教学“平面几何”一课时,数学教师用例题“点O是半圆的圆心,点A与点B是半圆上的两个点,CD⊥AF,CD⊥BH,OA⊥BG,求证AF=HG。”让学生解答,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而在不点名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以前后左右为单位先简单交流,而后在相互讲述各自思路的情况下,彼此启发。原本稍显难解的数学问题,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找到突破,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自然而然得到训练。
三、选择多样性的数学教学问题
中学生对于很多知识解读都存在好奇心与探究欲,但是,可以长期坚持的意识与热情却并不强烈。为此,数学教师要想抓住课堂教学的时机,带动学生合作学习,让中学生尽量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长期持续,就需要选择充满多样性的教学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利用例题“求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它的四条边的平方和。”来直接设疑激趣,让学生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而后先行画图思考,通过实际的思考展开求证。一般情况下,此时有一部分学生能快速解答,一部分学生则是相对慢速,数学教师在此时就可以抛出问题“不知道同学们的解答方式是否一样?”就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结合例题讲述自身的解题思路。
四、选择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问题
对于中学生而言,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难度不低。因此,一部分数学教师为了不挫伤班级学生的学习自信,一般都很少在课堂教学时间设计开放性问题。但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充满“攀登”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对于中学生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数学教师应该融合上述的思想情感交流,注重设计开放性问题时的心理启导,以此铺垫合作学习时机。例如:在设计例题“已知锐角三角形ABC外面作正方形ABDE与正方形ACFG,求证BG=EC。”时,数学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小组,而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一起思考该例题的解决办法,直接将合作学习的时机前置化,可以明显降低解题难度,训练学生的多视角思维。
五、加强对合作时机下影响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因素关注
数学教师在提高自身对合作教学的必要认识后,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紧抓课堂教学“时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在合作教学启导中易于被忽视的细节问题。
(一)小组成员搭配的相对固定
中学时期的学生不定期会调整座位,而合作学习法最常见的小组搭配则是按照座位就近组合。因而,一些数学小组的搭配就必然会因为座位的改变而随之改变,学习小组调整适应就必然浪费一部分不必要时间与精力,一个简单的成员搭配问题就直接给数学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带来了困难。所以,数学教师必须从以下两点加以针对完善,一方面,数学教师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保证座位调整的适当度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坚持数学小组搭配的稳定性,让课堂教学的合作教学时机更易于被挖掘。
(二)防止“形式化”表面热闹
在中学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探索合作教学时机,本应是培养中学生解题能力的主要路径。但是在实际的落地生效中,往往会有一部分数学教师难以完全把控实际的和合作学习开展框架,让小组合作成为了某些“好学生”的个人意见域,而使讨论交流变成了少数代表的自我发言,合作学习局限于“表面”。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在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合作教学环境之余,将合作时机的把控加入一定制度观念渗透,以此引导学生找准合作讨论重点。例如: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例题中,数学教师在单个学生解答之后掌握时机,引导其余学生讨论点评,分析其在解题步骤中的解题规律,进而安排同类例题练习,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思维有效迁移,高效形成解题通法。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相交于A点,AB=AD,AC=AE,求角ABD多少度?”为例引导学生沉着,避免形式化热闹。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在近年来的不少学科教学中都有所应用。数学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标准巧妙把握教学时机,首先就要认识到教学角色的身份转换问题,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而后再结合时机的例题训练时机,让学生在充满良性竞争氛围的合作实践中,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富英.论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J].数学通报,2020,59(07):35-39.
[2]曹会鹏.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36):174.
[3]王洪涛.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