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邱成英
[导读] 生物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邱成英
        龙里县醒狮初级中学
        摘要:生物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就喜欢学,学得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培养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实施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进行学习所形成的双边活动。由于初中学生的兴趣、志向还处于发育中的不稳定阶段。中学生的情感、思想易被他人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初中生物教学成败的关键。下面浅谈几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一些方法。
        一、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所作所为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我在这方面体会颇为深刻。我的一些学生在七年级时生物成绩较差,后来经过与他们的接触、交往,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们,最终让他们从不学生物到非常喜欢生物,让他们在生物学科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寻找与学生心灵的契合点,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生物课堂上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有成就感。这也是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思维也最敏捷,学习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还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各种感觉器官都非常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自身的架子,扮演学生的知心朋友来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诚、坦率与学生平等相处,主动与学生交流思想,凡事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畅所欲言,敢于思考、发言、创新的教学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鼓励的语言,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氛围,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使学生敢于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生物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变为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知心朋友。其次,要缩短 师生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感情,消除师生间的代沟。教师以真挚的爱心,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从而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形成亲近友善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着眼于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生物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对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方法只是接受。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上,从而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思维及创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倍加关注那些爱标新立异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 中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例如:《种子的成分》实验中鉴定淀粉时,若将其变为探索性实验,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就会产生多种质疑:种子的成分里是不是只含有淀粉呢?实验时多用几种其他植物的种子,产生的结果会怎么样呢?有了疑问,就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解答。通过这一探究过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激活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中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教学选材的理念是:有“生的”就不要“死的”,有“真的”就不要“假的”,有“会动的”就不要“不会动的”。将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活的动植物或实物引入教学,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例如:在《鸟的生殖与发育》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鸟卵的结构。我采取了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一种是: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很难记住鸡卵的结构,效果并不理想;另一种是:直接拿鸡卵这一实物放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实验。做完实验后,学生很快就记住鸡卵的结构。同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此可见,课堂中引入活的生物材料或实物材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来源于自信,自信又源于体验。要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教师就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有欠缺的学生,哪怕只发现他的微不足道的一个“亮点”,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鼓舞。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各类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键还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喜欢学生物,乐于学生物,并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持久和深化,最终将教育推向成功。
参考资料: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作者:邱成英  龙里县醒狮初级中学  女      中学一级教师    生化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