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视角下的小学师生关系建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刘丽芝
[导读] 在新课改教育环境下,需要建构小学良好师生关系。本文从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相关问题出发,思考建构小学良好师生关系对新课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探讨从教师层面构建小学良好师生关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刘丽芝
        重庆市云阳县清水民族小学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环境下,需要建构小学良好师生关系。本文从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相关问题出发,思考建构小学良好师生关系对新课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探讨从教师层面构建小学良好师生关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关注教学目标与情感价值,合理创新交流方式促进师生沟通,以此建构小学良好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关系;教育

一、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校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有序推进。这次改革在教育理念上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创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这是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要跟随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改变,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因此,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落实新课改要求的有效途径。本文紧紧围绕新课改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探讨构建小学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和方法,以此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对于师生关系建构问题的对策
        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实现师生双方的身心满足和行为健康。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彼此尊重,使得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依恋。这不仅实现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还有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先提条件。而要如何建立小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更新教学观念,倡导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导致师生关系建构有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新课改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它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杰出的人才,还能够提高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和综合素养,能够让教师具备与学生良好交流、沟通的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和教育,这对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改的要求还能够提高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充分配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相辅相成,才能互相促进。新课改能够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老师和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获得学生的有效信息,进而规划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使教与学达到统一。
        教师需坚持两个教育观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以学生为本。新课改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所引导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和老师一起创造课堂的合作者、建设者,能够主动地学习,将自身的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相结合,进而落实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并且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推动新课改的有效工具。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引导他们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实现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容的课堂气氛,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新型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才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创新交流方式,促进师生沟通
        教师要创新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使师生交流方式多元化,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是新课改下对教师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落脚点。新课程改革指出,小学课堂教学要依靠师生之间互相探讨和共同进步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顺利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我决定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用趣味活动去唤醒他们那沉睡的心灵,巧借家访“破冰”家校共育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互相合作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比较懵懂的时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依托,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塑造他们的灵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以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教师要与学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找到适合小学生特点的高效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要使用信息化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沟通。常规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下降,认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进而产生排斥心理,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小学基础性教育改革的实施,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学科内容和授课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需要拥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更加丰富的课外知识,才能契合教育环境的大转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三)班级民主管理,学生尊师信道
        教师需关心学生,严谨笃学,育德树人,以人格魅力渲染学生,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真切地关心学生成长,在学习问题、生活琐事、价值观念的方方面面,都耐心地答疑解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感情,教师用爱来引导学生,而不是权威。
        但老师热爱学生,但是并不等于放纵学生。如果一味的溺爱学生,只求和学生做朋友而不严厉,这并不是真正的爱,相反,一味的严格苛求学生而不鼓励,也无法真正的做到严格,得不到学生的真正信服。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老师要由衷的热爱和信任学生。因为任何人都想要得到信任,只有彼此信任的人,才会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教师信任学生,在教学实际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学生才会信任老师,这对学生有着特别的教育功能。信任是建立平等关系的支撑点,是推动学生积极成长、努力学习的重要力量,也是新课改对于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要求和手段。
三、结语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新课改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经受住这份考验,不断摸索、探讨,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爱生方立教,亲师才重道。


参考文献:
[1]刘冬妮,王金焰.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恶化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90-93.
[2]郑雪娇.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35(6):112-116.

课题:重庆市云阳县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教育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2020Y60)

作者简介:刘丽芝、1996年、女、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民族小学、二级教师、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清水民族小学、4045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