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阅读体系“1+3”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下)   作者:杜春
[导读] 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科学的阅读体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
        杜春
        四川省射洪中学   629200
        内容概要  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科学的阅读体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以语文统编教材为中心,以经典诵读、类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个部分构成了阅读教学的“1+3”模式,结合教学实践对不同的阅读课型进行探究。
关键词   “1+3”模式 语文统编教材 经典诵读  类文阅读  整本书阅
        
        
        国家教育部确立了“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的六大学生核心素养。这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针和方向标,是各学科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接受什么样的思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阅读体系,根据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阅读教学的“1+3”模式。
        一、“1+3”模式的内涵
        “1+3”模式中,“1”是指语文统编教材,“3”是指经典诵读、类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个部分,即是指以语文统编教材为中心,辅之以经典诵读、类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形成一个三年六期的阅读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就是“1+3”模式。
        在这个体系中,经典诵读起着立根塑魂的作用。类文阅读与语文统编教材相关联,是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化和迁移。整本书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学生素养形成的关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
        这个体系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借助优秀文学作品和传统经典的魅力,既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又对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等等进行了培养,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1+3”模式的内容
        (一)、经典诵读
        在经典诵读体系中,我们设置了“崇孝”“励学”“修德”“爱国”“怡情”五个主题,又将每一个主题细分,例如我们把“崇孝”这一主题细分为“知孝行孝”、“孝悌并行”、“行孝有礼”、“行孝有义”、“孝行天下”五个部分,围绕每一主题编选儒家经典和经典的诗词作品构成诵读内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读通读懂,在每周固定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每一期适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始终保持有高度的热情。
        经典诵读要注重对经典作品的严格筛选。对传统文化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定要选取学生喜欢、适合诵读的作品。
        经典诵读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培训。经典诵读课不是语文课,没有必要像语文课那样咬文嚼字,要注重让学生“会其大意”即可,根本的中心要放到诵读上来,要以积累识记为主,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经典诵读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感受体验经典魅力,学生的诵读热情才会持久。
        (二)、类文阅读
        1、编写《类文阅读教程》
        语文统编教材建立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课后有一些类文阅读推荐,但这种推荐主要依据课文的主题或者主人公来进行,缺少系统性,有很多课文后面没有类文阅读推荐,数量上显得不足。在实践中,我们以教读课文为中心,依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元,自主选编《类文阅读教程》,为类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2、类文阅读课型探索
        类文阅读组文大多采用“1+X”的方式,实现从一篇到多篇、从方法到运用、从迁移到拓展的飞跃。因为组文的多元也就决定了类文阅读课型的多元。
        以知识运用为主的类文阅读课。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四季美景编选了四篇文章,在领略景物之美的同时,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以《济南的冬天》为基础,编选老舍的《济南的秋天》、梁衡的《冬日香山》、夏丐尊的《白马湖之冬》,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为一组文章,围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品读,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类文阅读中,学生语文素养由此得到加强。
        以培养思辨能力为主的类文阅读课。类文阅读较之于单篇,其内容更为丰富。他不是几篇文章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学生一篇一篇的阅读数量的叠加,而是要将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信息提取,比较整合,求同存异,这种对学生的思维提升很有帮助。
        以审美鉴赏为主的类文阅读课型。通过丰富的大量的阅读材料的感知,欣赏,品鉴,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益处,
        3,类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类文阅读应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主,它的主体部分是学生的阅读,它应该是以教师的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解答问题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经历阅读文章所必需的初读,细读,品读,比读环节,探求问题的解决,这就是类文阅读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问题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比较性问题设计。立足于类文的横向、纵向比较设计问题;立足于类文的内容形式设计问题;立足于内容的相同于不同设计问题。
        迁移性问题设计。学生通过教读课的学习习得了一些方法和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设问,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多篇文章中去。例如象征这一手法是《白杨礼赞》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很好的掌握这种手法,将这些写作手法运用到多篇文章的阅读中,就是迁移性问题设计。
        这一些问题设计老师可以一组类文为基础,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质疑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初读到细读到比读的过程中寻求答案,将学生的类文阅读引向深入,不管何种方式的问题设计,都是点燃学生类文阅读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三)、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统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很难坚持实施的部分,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确立整本书阅读体系。语文统编教材一共推荐了36本书,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种形式。我们以36本书为基础,精心挑选了24本书,以内容的由易到难和读书方法的由简单到复杂,建立起一个整本书的阅读框架,学生在这个框架内,根据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依序读书。
        2、编写整本书阅读读书笔记。学生到底读没读书,读到什么程度,这只有借助于读书笔记才能体现。整本书阅读读书笔记包括基于作品及其相关情况的记录,包括作品的基本概况、作者信息、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性格特征、故事情节等相关情况、与作品相关的一些问题解答;基于阅读过程的情况记录,读书计划表、读书情况记录表、适当的读书笔记。基于阅读后的阅读心得、体会和感悟记录。
        3,课内课外结合。因为课时限制,整本书阅读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外,课内主要解决一些导读激趣、过程汇报、成果展示等问题。
        4,整本书阅读课型。从整本书的阅读过程来看,可以分为导读激趣课、阶段总结课、成果展示课。导读激趣课主要运用于整本书阅读的开始,能否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是导读激趣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阶段总结课主要运用于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阅读动力是否持久,阅读过程是否延续是阶段总结课要关注的重点。
        成果汇报课主要运用于整本书阅读结束,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收获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将这些东西总结出来,展示出来是学生阅读成功的重要享受。
        从整本书阅读的内容上来看,整本书阅读课型可以分为内容评述课、写法鉴赏课、主题思辨课、人物评析课,教师要根据整本书的不同类型,选用不同类型的课型与之相适应。
        5,制定强而有力的措施是整本书阅读的根本。在目前的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形式化片面化的倾向依然存在,不少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依然不足,一方面是源于整本书阅读费时费力,另一方面源于整本书阅读的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用强而有力的措施作为保障,整本书阅读才能最终实现他的教学价值。
        三、“1+3”模式的教学实践
        “1+3”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语文教学系统,改变了“一本书”教语文的教学现状,落实了课标提出的“读好书”理念,把语文教学真正转移到了“教阅读”上来,具有实实在在的教学价值,在三年的教学探索中,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改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都得到了提升,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遂宁市普教科研重点课题成果
        
        
        杜春,男,汉族,四川射洪,1972年5.10,本科,一级教师,四川省射洪中学(629200)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