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青
坪山区六联小学 广东深圳 518118
【摘要】ORID(焦点讨论法)是一种通过四个层面循序渐进的提问,使参与者从感受问题表象到深入思考,最终决定最佳行为方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过程能为教学提供科学有序的问题设计模式。本文尝试探究焦点讨论法“O-R-I-D”四个思维层面在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在应用过程的困难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焦点讨论法;任务驱动;语文
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以其探究性、合作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上得以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大致分为两种方法:讲解法和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式的任务关键在于体现思维规律,因而,思维工具的学习和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引入焦点讨论法作为任务驱动模式的思维工具,探讨其在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应用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任务驱动与焦点讨论法的概念界定
(一)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围绕共同任务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对所有可得学习资源进行搜集、筛选和应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源于学生生活经验,而又指向预期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
(二)焦点讨论法
加拿大文化事务研究所(ICA)从艺术家约瑟夫·马休斯(Joseph Mathews)的经典艺术对话形式总结发展出一种聚焦问题中心,通过科学有序的问题设计使参与者提出对现象不同认知、切实感受及多元观点的提问方法。这一方法被广泛用于企业决策与培训、新闻访谈等多方领域,国外教育研究者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理想效果。
二、任务驱动,建构学习模式
1.科学划分小组,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投入任务式合作学习,教师应采取诸如同组异质的科学方式划分小组,通过一系列与教学材料有关的活动拉近组与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距离,提升组内的凝聚力,为后续任务合作做准备。在教学中,每位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也是焦点讨论法提倡的“不同人贡献观察,呈现多元观点,开启新的可能”的进行方式。
2.任务设计,小组合作
小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的不足让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整合信息和对文本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相对较低。基于这一学情,教师应为学生制定适应学生认知能力的任务,要关注任务的递进性和发展性。这一环节下文将着重借助焦点讨论法进行分析。
3.展示汇报,即时反馈
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描述与展示合作成果,对学生根据任务进行的自主学习结果进行点评补充,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焦点讨论法也认为对讨论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是促成改变与行动的催化剂,积累问题解决经验,实现知识创生。
三、焦点讨论法在任务驱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焦点讨论法是与心智运作方式相似的一种自然思考过程,着重从感官认知到实践解决,鼓励运用所有可得资源进行多维互动学习。其所提出的问题设计模式(ORID)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O:Objective,事实性问题,客观事实、信息、数据。参与者的所有感官活动都是对客观事实的讯息。这一层面关注人的感知觉,意在指引学习者剔除感情色彩和主观看法,从客观事实出发,聚焦同一话题进而开展有效讨论。
R:Reflective,反映性问题。这一层面强调参与者的情感体验,组织者要引导参与者阐述对于客观事实的情绪反应,对话语、事件或文本的反映:愉快、好奇、恐惧、忧虑……这一步往往需要学习者产生对过去经验的联想,是对客观事实的思维加工,促使任务向深层次发展。
I:Interpretive,诠释性问题。所谓“诠释”,是立足于客观事实,完成感知体验后对焦点主题的重要性与价值的理解,即学习者认为事实有何影响,有何意义,生活中有哪些故事可以进行联系并做相似诠释。这一层面是小组合作任务中探究的重点,旨在激发学习者头脑风暴,呈现多元观点,其重要意义在于形成反思,达成新一轮意义建构。
D:Decisional,决定性问题。为实现目标达成,应有怎样的行动方向,获得新了解后可以有哪些不同行为方式,哪一种做法会更有效。这一层面是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使学习者具有更好的决策能力。
在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ORID作为思维工具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渐深理解和内化。
以下选取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堂实录片段作为应用ORID的参考方法:
(学生按同组异质的方式分为4人一小组,每组两份任务单)
任务一:小组合作朗读描写小兴安岭夏天风景的段落并欣赏图片,在文中圈出你读到的景物。(事实性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读到或看到的景物?
生:我们小组读到的景物有树木、雾、金光、野花。
师:哪一个景物的描写句子让你觉得最有新鲜感?(反映性问题)
生1:“夏天,树木长得……蓝蓝的天空”这一句写得好。它用AABB式的词语写出了树木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亚马逊森林一样,我好像都能闻到树木的清香了。
生2:“早晨,雾从山谷里……乳白色的浓雾里”这一句写得真实有趣。我在农村老家的清晨也看过乳白色的浓雾,真的像牛奶一样,把树林都浸在里面,若隐若现,太美了!
生3:……
(指名多位同学谈感受,进行联想。沿着O-R的思路自学秋冬段落。)
师:学完了小兴安岭四季的景物,你对这座森林有怎样的想法?(诠释性问题)
生1:小兴安岭是祖国的绿色之肺,我们要像保护亚马逊森林一样保护它。
生2:小兴安岭真神奇,它有深圳看不到的黑熊、紫貂,是祖国的宝库。
生3……
任务二:我们小组也想带朋友去小兴安岭,选择哪个季节去好呢?结合课文内容,和小组成员讨论理由并写下来吧!(决策性问题,学生回顾O-R-I三个层面的所学所思,采取认为最优化的行动策略)
小组1:我们小组想秋天时带朋友去小兴安岭,酸甜的山葡萄、香脆的榛子,还有课文里没介绍的其他山珍实在太诱人了,这是我们吃货小组的不二选择!
小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的小兴安岭会变成白色的海洋哦。打雪仗、看珍稀的野生动物都是难得的体验,朋友们快加入我们小组一起去冬天的小兴安岭吧!
小组3……
四、应用过程的几点反思
1.任务主题要聚焦
小组合作任务中探究的主题不是对封闭性问题的程式化分析,而是有焦点的开放性讨论和批判性交流,进而实现个体知识体系和合作学习的联合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习目标要具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讨论焦点的显性目的和隐性目的,使每一个任务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
2.科学有序设计问题
在任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独霸话语权的学生和默默不语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审视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有序,任务之初要以事实性问题和反映性问题为主,以使组员从感知觉和情感体验出发,具有共同的观察基础,激发参与欲望,从而在诠释性问题上唤起对过去经验的联想,最后完成思维能力提升,参与决策。
3.延长“等待时间”
课堂中学生回答完问题至教师对其回答进行反馈、评价的时间即为“等待时间。”有研究证明适当延长“等待时间”,让学生有时间组织观点,深入思考,学生沉默或回答“不知道”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甚至激发对问题的发散性讨论,是改善课堂学习的一种方式。任务驱动的语文课堂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焦点讨论法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因此延长“等待时间”在这一模式的课堂中无疑是必要的教学技巧。
综上所述,焦点讨论法是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结构化、易理解、可操作”的思维工具,其所提供的探究方法让学习基于个人体验和思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渊.焦点讨论法——实现有效课堂讨论的新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116-118+141.
[2]吕立杰,马云鹏.情境教学和小组讨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观察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48-51.
[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9):15-19.
[4]Nelson J.The Art of Focused Conversation for Schools: More Than 100 Ways to Guide Clear Thinking and Promote Learning[M]. Gabriola Island, BC: New Society Publishers,2001.
作者简介:陈少青(1992.6)女、汉族、广东省梅州市、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