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琴
西关东街小学, 河北 定州 073000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既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者的全部重点都在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和掌握,而并不重视学生知识的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呼声也逐渐提高,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其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受到认可。文章结合实际对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策略
1 综合与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特点
1.1 使数学课更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课程主要以实践活动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经历不同场景,在实践中以通力合作和自我思考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积累学习经验,获得数学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1.2 使数学课更具有自主性
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以往传统教学,仅仅只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这一种教学方式,它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而不仅仅把自己局限在课堂上和老师推荐的方式上,这样不仅学生的主动性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会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不再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后面追着学生去学习,师生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1.3 使数学课更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程在数学课中的运用,使得数学教育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书本、在教室、在学校,而是在生活、在实践、在社会中,使得数学课更加具有开放性,并逐渐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领域延伸,践之所学用于书,书之所学指以践,指导生活实践,既读圣贤书,又可行万里路,既读了圣贤书,又行了万里路,两不耽误。
1.4 使数学课更具有综合性
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之中,数学也不例外,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数学教育既实现了走出去又开始了引进来,开始与其他的东西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探究数学课程的同时,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完成全方位的发展要求。
2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
2.1 让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
(1)借助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对课堂难以描述的数学概念加以更好的理解。如在教学“千米”时,学生无法知道千米到底有多长,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围着操场走一走,了解一步大概有长,然后通过计算步数来对100米有所了解,由此估计操场一圈的长度,估计要走多少圈才能达到1千米,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实地测量对估计的“1千米”加以验证。然后再让学生举一些能够达到“1千米”的实例,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1千米”。
(2)让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悟,以突破数学教学难点。例如,学生在解决“植树问题”时,往往很难分清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解题思路混乱,常常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到校园中找到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使学生通过对实体的观察来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探寻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校园实践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2 学生自主探究
教材中还有部分是为了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可以在这部分内容中自主地观察、思考、讨论、查阅,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中,对于图形周长的概念学生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这就需要学生对实物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对于图形周长的概念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这就需要学生对实物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增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2.3 对已有的知识学以致用
许多综合实践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中,为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计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锻炼身体的场景处处存在,如何为他们进行计分,关系着能否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内容了解了体育运动的计分规则,可以灵活地运用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并对其内容进行扩展。
2.4 科学实践,优化实践效果
(1)手工实践制作。数学手工制作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手工制作。例如我们学习立体图形,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比赛,设计不同形状的立体,采取纸壳进行立体折叠,通过剪刀、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加工,包括折叠的电视机、柜子、床、粮囤等。在手工制作时,可运用数学知识思考材料最大化运用减少浪费,效率要高,手工制品要精美,无一不运用数学知识,做到手脑心并用,提高数学运用能力和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兴趣十分高涨。
(2)游戏实践。玩扑克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有的喜欢打凑十四,比如10与4、9与5、7与7、8与6……都能构成14,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在玩中寻找数字规律,在玩中思考,在思考中优化游戏方案。其次,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在扑克中抽掉K、A、J、Q、大王、小王,剩下的是数字扑克,可以由一个学生连续抽出扑克,要求参与口算的学生直接说出相加的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最先算出正确得数的获胜,在此过程中刺激学生积极思考,高强度、高密度使用计算技巧,否则就快不起。多次这样训练,学生正确计算的时间会一次比一次短。
3 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1 个人自学与集体研学相结合
每学期,根据教研组学习计划安排和工作实际需要,我们建立了学习制度,利用每周星期一下午,教研组召集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学习各学段的教材介绍和名师优秀案例,观看专家有关讲座、优秀课例光盘等,并写出心得体会。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好个人学习计划,并做到“三有”,即有学习资料,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体会)。集体培训时,学校要求教师按时签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照培训的各项制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集体培训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对新课程的理解。
3.2 专家导学与座谈议学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采取 “请进来”的培训形式,经常邀请市研室数学教研员学校来作报告,进行课改学习与困惑的辅导,通过这一培训形式,能进一步更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力地促进了学习的落实。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学校每年都派出中青年教师到武汉、北京等地听课学习。回校后,通过传达精神,上汇报课等,把教研课改的前沿信息和成果传递给数学组的每位成员,增强大家的课改意识。
同时为了淡化“一人读,众人听”形式单一、呆板的学习模式,我们强化了“个人自读,小组讨论,大组研究交流”等形式多样互动的学习模式。我们充分利用了每双周一下午全校数学教师集中学习,每单周一下午分散学习,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数学老师结合自学内容,有主题,讲实效,以对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课改信息,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4 结语
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不仅增强了授课的成效,而且丰富了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以及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参考文献:
[1]蒋仕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18):104.
[2]江伟华.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才智,2020(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