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09
摘要:积极德育强调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积极面展开德育工作,促使学生成为道德建构的主体。而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意志品质,是重要的德育课程。体育教学与德育相辅相成,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积极德育;体育教学;渗透
一、积极德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积极德育”的重要理论源流是积极心理学,旨在通过学生的积极行动挖掘其内在的品质和力量,培养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德性与人格品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体育教学中有了积极德育,才能变得更加有思想深度,更为理性和规范;积极德育中因为有了体育教学,才能变得更为灵动自然,更富有生命力和朝气。
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积极德育的意义
(一)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为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师需探究、挖掘其深刻内涵,尤其是思索德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有效方式。体育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基础,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挖掘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身体练习和行为习惯养成中接受德育教育,体验德育教育带来的成功与喜悦,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生存能力,这些值得探究。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积极德育渗透的主旨为“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将德育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有机融合,使德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从而驱动学生行为。由于各个年级、班级乃至各个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积极的德育时,需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
(三)立德树人,塑造健全人格
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积极的德育教导。通过田径教学,教会学生奋力拼搏与坚持;通过篮球教学,教会学生持之以恒—“一万个小时定律”;通过足球比赛,教会学生公平意识、规则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国际体育赛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精神;通过校际联赛,让学生体会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提高心理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培养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应以“育人”为目标,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教研和授课,将德育融入体育教学中,目的在于锻造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抗压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未来能够独立地科学有效地参与体育锻炼,为学生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三、小学体育教学对积极德育的滋养融合方式
为保障课程目标顺利完成,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提高学生德育认知、德育评价、德育行为水平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方式:
(一)体验积极运动的快乐
1、音乐的使用
富有动感的音乐节奏,将点燃学生运动的激情,和着音乐的节拍,能舒缓学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把音乐合理使用在体育课堂中,还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
2、游戏的渗入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体育教学比较常用且受欢迎的方法。把游戏法渗入体育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参与其中,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更好的效果。
3、形式新颖的校园舞
学生长期做相同的广播操难免会枯燥,但形式新颖的校园舞可以丰富学生的锻炼形式,让学生放松身体、放飞心情、快乐参与身体锻炼。
4、运动比赛中成功的体验感
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重视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是非常重要的,这会激励着他们为未来的人生奋斗。
(二)形成管理与安全意识
1、学会生活
课前上好洗手间、补充水分、脱掉笨重的外套、收拾自己的桌面等,只有做好这些准备,才能确保体育课堂时间。
2、学会管理
体育课多在第四节及下午放学的时间,学生带着自己书包、水杯等物品上课。体育教师固定摆放物品的地方规定好摆放要求,下课后让组长提醒学生带走自己的物品。学生组长记下忘记带走物品学生名单并帮忙带物品回教室,老师下堂课提醒,反复强化练习,学生自我管理物品能力会提升。
3、学会安全
(1)体育器材是学生实现身体锻炼的媒介,但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不规范使用、不爱惜体育器材的现象偶尔发生。比如用跳绳拔河;对着外围墙踢足球、对着校医室窗户踢球等,甚至出现运动器材使用完不归还,藏到草丛里,造成器材的丢失与损坏。这些要求教师规范体育器材管理,让学生养成规范使用、爱惜的意识。
(2)观察环境安全意识
操场跑道、投掷区、跳远区都较危险,体育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在比赛跑步其他班级个别学生横穿跑道;跑道上有班级在上课个别学生从队伍中穿过;学生在进行投掷和跳远项目其他班级学生到这些区域追逐打闹等,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观察周围环境安全的意识需要培养。
四、体育教学滋养渗透积极德育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小学生多以教师为学习者和榜样,教师常常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以丰富的内涵和积极的人格魅力吸引、影响和感染学生。而学生在观察、模仿教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正能量,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态度:教师是否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学生在浓郁的师爱中,建立起与教师互动互通的情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与接受,进而产生良好教育效果。
(三)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学生在小学阶段有着极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中需尊重、平等对待每一名同学。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相信和肯定每一名学生。学生在被尊重、被肯定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激发学生自信心,自发驱动其在课堂中积极行动,接受德育渗透。
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做个有心人,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在小、近、真、实上下功夫,让积极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融合,这样学生才会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葛柏炎.构建积极德育体系 践行育人为本思想[J].江苏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