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忠铕
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纳窝学校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工程大纲》中提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让我们从课堂上做起,培养学生从小就想创新、敢创新,从而发展到能创新。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水平。”在教学中,我们要彻底丢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观念和思想,真正从理念上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另外,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要以长者自居,而应和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不管水平高低,有无道理,都应尊重和鼓励,学生就会觉得教师是他们亲密的朋友,很尊重他们,很喜欢他们提问题,从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感才能被诱发、创新激情才能被激发,创新意识才能被培养。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萌发创新欲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生潜能。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一种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形成概念、总结法则的关键处,在相似易混的知识点等方面让学生小组合作去探索,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互相学习,协作创新,实现自我调控,促进思维发展,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在这样宽松、愉快、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乐于创新,萌发创新的欲望。
三、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创新意识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在每节课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习活动磁石般地吸引学生,就会激发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创新意识,产生深人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的问题情境,把要传授的知识蕴藏在情境之中,学生被情境所吸引,思维定势被打破,使学生充分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教师出示一些三角形,让学判断属于哪种三角形。
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锐角,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当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或钝角时,它一定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而当一个角是锐角时却不能判断它是锐角三角形,从而产生一种急切的探究欲望,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及时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解答,从而激发学生敢于创新的热情。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做“倒沙”实验后,引导学生以观察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发现有什么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1)为什么两次实验的结果会不同??(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在什么情况下有倍数关系??(3)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的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子表扬,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圆锥体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又强化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数学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的技能、技艺。因此,课堂教学中,例题的数学更多的是就题论题,学生练习是公式化、程式化的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的习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例题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就题论题的观念,适当地改造、重组例题,充分挖掘例题数学所蕴涵的创造素材,使学生从僵化思维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大胆地进行想象、猜测,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如教学这样一道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运用公式很快地算出了它的体积。这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根圆柱形钢材,不知道它的底面积和高,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应该怎么办?”学生很快说出只要量出它的底面积和高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这时我接着问:“底面积怎么量呢?”此时,造成了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只要量出半径或直径或周长就能算出底面积。接着设计了一组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解答,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同时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体验创新乐趣
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对培养和发展智力是很有影响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得聪明的、创造的工具和镜子。”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操作,通过剪、拼、摆、折、比、量、画等多种活动方式,最后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借鉴发挥想象,激发灵感,共同找到规律。在动手操作中,充分体现探求知识奥秘的乐趣。
总之,教育创新,是教师的职责,“创新”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利用新学课堂这个主渠道,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