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字里行间的至韵?——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美育价值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0期   作者:朱玉萍
[导读]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动的背景下

        朱玉萍
        江苏省盐城市义丰初级中学    224022
        摘要: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动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为最终的教育方向,带动学生获取到良好的成长与发展。而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美育则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的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因此,在现阶段,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将文言文作为载体加大美育教育的渗透,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美育价值

        前言: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和重点。文言文在语句和词汇呈现的过程当中具备着一词多义、简洁、文体优美的特点,在美育渗透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立足文言文教学,加大审美教育的实施,带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一、加强情景创设,激活审美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推动力,只有当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出兴趣和热情,才能够让学生对文言文内含的美感更好地进行认识。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教育情境,带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学生的审美欲望得到激发[1]。
        例如,在讲解《三峡》这篇文言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加强情境创设。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和三峡相关的视频图片。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三峡景观不同时间的变化对音乐进行设置,对课件进行制作。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对课件进行呈现,让学生在视频和图片观看的过程当中产生入情入景之感,对三峡独特的景色变化更好的进行体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构建景色瑰丽、自然和谐的画卷。在后续,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根据文言文的内容来进行绘画,并配有不同的文言文的段落,让学生可以对三峡之美更好的进行感受。
二、品位古诗韵律,培养审美情趣
        文言文这一载体的韵律之美也是非常独特的[2]。通过对文言文内容多次、反复的品读,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油然而生[3]。所以,在文言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对文言文中蕴含的韵律美更好的进行品读,让学生实现流畅朗读,能够突破字词句的障碍,让学生可以对文言文的美感进行感受。
        例如,在讲解《醉翁亭记》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预留任务,让学生对诗词中的生字进行拼音的标注。在后续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指导学生流畅朗读,在阅读时朗朗上口,更好的对文言文的味道进行品味。

在阅读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找寻自己觉得非常具备韵律美的文言文的句子,尝试着分析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具备着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的特点。后续,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断句,让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对文言文的美感和韵味进行品味。
三、欣赏精彩语句,品位语言之美
        文言文无疑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文言文中的语句具备着比较强大的语言魅力,文字简练、语言精炼、文字呈现形象精准,表现力极强,能够让人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当中融入到深广和开阔的境地当中。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投入到词句的欣赏和解析当中,让学生对语言之美更好的进行品味。
        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的过程当中,其中就有非常多的优美的语句,值得学生反复性的进行欣赏和品味,比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这一语句在呈现的过程当中比较整齐,能够实现桃花源人日常的社会风尚和生活环境充分的描写,感受到桃花源的和谐和美丽,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桃花源的向往和赞美。再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展现出了桃花源当中人们的好客、热情的特点,侧面展现出来在桃花源中人并不存在着阶级、没有压迫、剥削、丰衣足食、和平恬静的特点,让学生可以在语句欣赏的过程当中对语言之美更好的进行感受。
四、挖掘文本内涵,感知品格之类
        在文言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突破表面的桎梏,带领学生对作者的内涵思想更好地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文言文当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带动学生对于作者在文言文当中展现出来的品格之美更好的感知。
        例如,在讲解《爱莲说》一课的过程当中,作者在文章当中主要就对莲花的品质进行了描写,通过对比对“莲”的品质和形象更好地进行突出,对莲花本身坚贞等品质更好的进行表现,从而侧面的突出自己自爱、洁身的洒脱胸怀和高洁人格。所以,在课程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作者表达的情感和高尚品格进行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前的实际生活说一说“作者在文言文当中描述的三种花分别比喻哪三种不同的人?”带给学生实际生活一定的启示,让美育教育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得到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将文言文作为立足点,加大美育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获取到不同的审美体验,带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其中,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主要可以通过加强情景创设、品味古诗韵律、欣赏精彩语句、挖掘文本内涵,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实现在语文教学当中美育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郑诗銮.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2021,(40):73-74.
[2]周红. 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 学周刊,2021,(17):61-62.
[3]关晓佳. 基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21,(05):15+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