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妮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715300
内容摘要:
随着自觉课改意识的不断强化,“高效课堂”这个字眼在学校不胫而走。近几年来,新课改在我校也开展得轰轰烈烈,在执行学校提出的“二、三、五”模式的基础上,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模式,其先决条件是编写好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导学案。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生物导学案的设计不应盲目崇新,应有规范的要求和评定标准。只有编制好高水平的导学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好导学案的作用,才会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教学效果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导学案 编制 研究
这几年,学校组织我们观摩了好几个学校的新课改,学习回来后,我们都感触颇深,被正规的管理所震撼,被学生的学习热情所感染,他们采用的新课堂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回来之后,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便开始不断研究,大家集思广益,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符合我校学情的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实施:自主预习——走进文本;激情引趣——情境创设;提出问题——释疑点拨;合作探究——小组展讲;当堂小结——归类提升;课后练习——及时回馈。在课堂教学实施前制备好适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案至关重要。
这些年来,我校生物组全体成员认真研读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学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制备的导学案分为自主学习—问题生成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单;巩固练习—问题拓展单三部分。同时建立有效地评价体系(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学案的编制要紧扣课标和考纲。精心编制一份好的导学案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每节课前我们备课组成员会坐在一起先研读课标和考纲,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然后讨论如何编制学案,都应该设置哪些问题。在自主学习部分,由于课本上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零散,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很难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注意先给学生整理出一个便于理解和运用的知识框架,然后我们主要以填空的形式将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呈现出来,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后面设置有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于教师在批阅学案时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合作探究部分,这是导学案的亮点所在,有效的问题探究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同时帮助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限制,并在问题的引导下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将本节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列出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师加以点拨完善。巩固练习部分,这个环节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把新学习的知识运用起来,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以问题为依托进行二次强化学习,这对于巩固学习成果非常重要。
我们通过搜集重点习题包括历年的高考题,让学生在最后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看看学习的效果是否理想,同时还设置有同伴评价和学科长评价,在互评中不断提高。
二、导学案的编制要符合学情。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导学案”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编写导学案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生物教育理论,体现生物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更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创造性,编写出符合学生学情的导学案,好的导学案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才比较容易接受,用起来才能充分顺手,自主学习效果才能好些。因此,我们备课组教师在合作编制导学案时,要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的特殊情况,甚至还考虑到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具体情况,我们会在学案上做出标注,各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行删减,补充,问题以及习题的设置也分两个等级供不同班级使用。比如在编制两大遗传定律的学案时,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我们专门设置了两套学案供不同班级使用,包括问题的设置以及习题的选择都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编制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导学案的编制要有趣。导学案的编制要导的成功,学生才能学得愉快。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有趣的导学案才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围绕教学内容开展卓有成效的自学活动,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一节课的导学案干巴巴的几个环节,没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没有几个引发学生兴趣的点,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乏味,学习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学习效果自然就不会理想。比如在编制细胞呼吸的学案时,我们会设置一些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手放进刚收回来的小麦堆里为什么会有潮湿和发烫的感觉?跑不下来腿为什么会有酸痛的感觉?来激发兴趣。
四、尝试让学生编制导学案初稿,教师修改补充。在我们编制学案体系逐渐健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尝试让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编制手写版学案,主要是把相关章节分给重点班一些尖子生,每一节内容我们会安排至少两个班学生同时制作,然后择优定稿。这样安排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了集体荣誉感。在学生编制学案之前,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将本节重点内容和知识框架给学生,让以此为主线进行编制,刚开始学生编制的学案还不是很成功,需要教师的大量修改,在练习了一学期之后,学生编制的学案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他们集思广益不仅能将课本内容设置好,而且还参考了大量资料,学案制的内容很丰富,还加进了一些知识拓展,非常成功,而且学生用他们自己编制的学案也非常顺手,我们一般是将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章节安排给学生,重难点主要还是老师在一起讨论编写。
五、导学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学案作为一新兴事物,我们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导学案全是文字题目,缺乏吸引力;有时容量过大,完不成任务;学生容易以导学案为主,忽略了课本;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被淡化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合理利用好导学案的同时不能让学生忽视课本,对于较难理解的重点内容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它是实施高效课堂的抓手,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只有充分利用好导学案,并将其和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编制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导学案应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慧群,浅谈生物课导学案的编写与设计。
[2]张玲,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3]李菊芳,浅谈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制。
[4]王者兵,浅谈导学案应用于高效课堂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