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下的语文现代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何莹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材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载体
        何莹
        利伟实验中学 辽宁省葫芦市 1252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材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载体,也随着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革进行了适当的修订,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新教材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对话交流,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感触,并挖掘教材的人文内蕴,体悟人文之美,丰富学生的写作层次和深度,切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那么,如何开展新教材下的初中语文现代化教学则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化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新教材的立意和眼界是相对高的,它指导思想明确,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下,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有机渗透中化为语文的“血肉”,同时,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作为“公共知识产品”,新教材在设计理念上既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也迎合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找到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开展新教材下的语文现代化教学则变得至关重要。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仍缺乏一定的深度,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滞后和学生学习观的不成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以新教材为核心,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回归生活,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笔者将从“情境教学,激发兴趣、媒体探究,活跃思维,生活作业,提升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以激发学生情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适当的情境,能够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尤其是充满思想性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情境教学的意义使语文课完成了枯燥到趣味、简单到深刻的“华丽转身”。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新教材课程标准为导向,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以情境教学法为指导,让兴趣贯穿教学始终。首先,教师应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你有过被骗的经历吗?被欺骗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当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讨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诗歌,感受诗歌优美之处,了解诗歌大意。进而,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边阅读,边想象,体会诗人的心境,并联系自身经历,对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做到深入理解,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朗诵、诗歌改编比赛,让学生在诵读和改编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切实体会诗歌之美。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媒体探究,活跃思维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滥用多媒体的现象时有发生,“形式大于内容”,让语文教学变得空洞而繁琐,但这并不能否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新教材的初中语文教学,应积极发挥媒体教学的价值,提高媒体教学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从而让学生能够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篇散文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以新教材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应通过特定的媒体情境,引导学生对图片上的冬日美景展开合理的解读,并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中重点句子,并反复阅读,体会其中意境。进而,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媒体教案,提出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展开对课文的品读。最后,让学生积极发言,并通过美妙的音乐来结束教学,让学生在音画结合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三、生活作业,提升能力
        作业作为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教材的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接地气”,回归生活的本质,让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生活化教学法为指导,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语文教学高效率的保障,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之美,提升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以生活化教学法为指导,在作业设计环节下足功夫。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注重作业设计的角度,让每个学生结合自身不同的生活实际,展开写作,要求学生深入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体现出不同的写作思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让语文作业回归生活,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之美,感受语文之用,比如,让学生总结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联系时代发展理念,写出自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布置师生共同完成的作业,与学生共同探究生活中的语文,让学生“发现”语文中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巩固学生知识,同时,也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新教材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既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建构自身的精神空间,让自己重新进入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境地,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亚茹.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J].华夏教师,2020(02):40-41.
        [2]牟安田.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9(2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