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笛
深圳市福永中学,广东 深圳 518103
摘要: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与民族的复兴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向盘、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福永中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师生认同程度普遍较高,但学生认知深度有待挖掘。因此,学校立足课堂教学,倡导学科育德;融入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丰富校园活动,创新实践载体,从而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要抓住“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命脉。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
中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新生力量,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中发挥引导作用,让中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树立远大理想,成就美好人生。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向盘
中学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学校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学生实践参与的平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催化剂
对于中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未来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对价值内容的认识、对价值标准的把握、对价值是非的判断、对价值取向的选择等。中学生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加班人。
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福永中学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有自己的信仰,才能为人们营造稳固的精神家园,建构共同的理想信念。但在认知方面,学生存在“知而不深”的问题,较多停留于感性认识,缺乏深度的理性认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结合生活中鲜活、丰富的实例来理解,能够从真实的个人经历和具体感受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时代意义,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涵还缺乏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因此,学校创新教育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途径
(一)立足课堂教学,倡导学科育德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立足课堂主阵地,积极倡导“学科育德”。
1.学校充分发挥思政学科优势,根据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比如采用情境体验、主题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式探究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地位、作用等的学习,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2.学校倡导“全员育人”的理念,鼓励其他学科教师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让学生不仅习得了学科知识,还提高了品德素养,树立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传承了中华优秀文明成果。
(二)融入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取向一致的价值文化、人文民主的制度文化、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积极进取的行为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的价值引领、文化熏陶、理论指导和精神滋养功能,为构建文明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1.学校利用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校园环境规划与布局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每个建筑、角落、绿地都让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和谐、生态、人文环境的熏陶,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圣地,为全方位推进价值观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2.学校强化活动宣传阵地,通过广播站、校园网、电子屏幕的宣传,孔子园、文化墙、图书馆的熏陶,团校、学生会、班级的润泽等,宣传德育、法律、安全等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正能量。
3.通过长时间实践,营造出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积极进取的行为文化。于教师,以“强师能、铸师魂”为核心,重视教研教改、业务培训,强化师风师德建设;于学生,注重好学力行,主张自主教育,着力诚信教育,加强感恩教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学为本,学以致用。
(三)丰富校园活动,创新实践载体
学校搭建活动载体,深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努力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自觉精神追求。
1.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坚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原则,倡导五育并举,践行素质教育。通过举办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校园活动,国学、体育、艺术、科技类社团活动,研学旅行、亲子互动、户外拓展等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公益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广阔平台,因此,学校拓展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环境保护、爱心助学、U站义工、爱老敬老等公益服务,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人、身边事,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准则、外化为实际行动。
3.创新教育载体,运用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相对于电视、书籍等传统媒介,微信、网站、Vlog等现代媒介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互动等于一身,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综合性的丰富的视觉化、感受性的情境中,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价值观教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学校引导家长们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主动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关注孩子身心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R].基础教育论坛.2014(23).
[3]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J].石中英.人民教育.2014(17)
[4]董芸,钱彩秀,左志德.十八大以来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成绩回视与问题检视[J].科教导刊(下旬),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