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红 于文红
山东省潍坊新华中学 261041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打造优质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群策群力,打造高效课堂,开展多种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面向全体学生,打造精品课堂
(一)合作共赢,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集体备课是我校的优良传统。集体备课重点研讨的重点多是教师自主备课时遇到的一些不确定的问题。如教材整合,创设情境,目标达成,课型模式,分层作业,学生活动,评价方式等,始终都是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展开的。
“导学案”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纸质呈现,也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载体。一般新授课的导学案有:教学目标、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达标检测、拓展提升、课后反思六部分,集预习、学习、检测、作业、反思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些章节我们特别制作了分层导学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要求,使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正是《导学案》的实施,为我们团队的集体智慧的融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围绕这一目标,我们着重在两个方面做了尝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1.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一节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准备了一副扑克牌,从中选出1、3、5、7、9的梅花、红心、黑桃共15张牌,然后把梅花、红心、黑桃的方向调向一致合成一摞。随机选一名同学从中任意抽取一张,与其他同学记住这张扑克是什么,然后把那张扑克旋转180度后放入。教师很快就把这张牌从众多扑克牌中找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同学们探究谜底的同时,轻轻松松地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重要特征。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获得了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成功体验。
案例2.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们选择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边讲故事,边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讲完故事,抛出问题:你知道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和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的吗?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学完新课后,再一起回过头来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让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这样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深挖教材典型问题,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课例1:测量旗杆的高度
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我们根据教材习题,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请选用下面提供的活动工具,设计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案,并把旗杆的高度用所测数据(用字母表示)表示出来。
活动工具:(1)皮尺一根;(2)教学用三角板一副;(3)长为1米的标杆一根;(4)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俯角的仪器)一架;(5)小镜子。
上面四个示意图是通过分组活动,全班同学交流研讨后所得出的测量旗杆高度的四种方案:
方案1 利用阳光下的影子(图3)
方案2 利用标杆和三角板(图4)
方案3 利用镜子的反射(图5)
方案4 利用测角仪(图6)
这节课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去思考,运用不同的知识做出各种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很有益的。
课例2:《圆的滚动》
圆的有关计算,尤其是运动中的计算,在新老教材中都出现过。几乎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难点。我们经过反复研讨,设计了探究课《圆的滚动》。创设了看似简单的问题情境:取两枚大小相同的硬币,将其中一枚平放在桌子上并固定,另一枚沿着固定的边缘无滑动的滚动一周,那么滚动的硬币自身转了几圈?先让学生用硬币实际动手操作,同桌互助完成以上操作,并猜想结论,引发探究欲望。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了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了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学会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的方法。在参与操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归纳、概括、反思、展示与交流和语言表达的方法与要领;在探究圆在各种正多边形外部滚动的规律时,进一步理解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设计多元化的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的智力都能得到开发,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乐趣。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二、开展多种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长
(一)开发校本课程
在全面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开发课程读本,提高学生素养。七年级开设选修课《数独》、《趣味数学》,八年级开发了《经典数学》读本、九年级开发了《初高中衔接教育》读本。这些课程的开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展竞技挑战,展示自我风采。
为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开展了“我的假期我做主”活动,寒、暑假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每学期都开展数学社团活动。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一次单科挑战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小课题研究评选、每月一次学科优秀、作业优秀认定,每周举行一次“每周一题”擂台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了学生的爱好特长,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义可谓深远!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孤立的。得益于学校“求新求善,重华重实”的办学理念,更得益于各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指导。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每个人面临的挑战也很多,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