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笔尖“滔滔不绝”——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素材积累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第10期   作者:吕荣荣
[导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生的见识和阅历十分缺乏

        吕荣荣
        南京市板桥中心小学      210000
        摘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生的见识和阅历十分缺乏,可供他们写作的素材相当有限,“无话可写”总是困扰着他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笔尖“滔滔不绝”呢?基于此,农村学生可以利用农村这一鲜活的资源,从生活中观察,从实践中体会,还可以从阅读中积累,从讲评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农村 小学作文 写作素材 观察 阅读 实践 讲评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表现。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而农村学生语言匮乏、知识面狭窄、阅读条件不够充足,导致写作难上加难。问“文”那得清如“栩”,怎样才能摆脱农村学生作文选材的樊篱之境呢?《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广开生活之源,挖掘写作素材。
一、从生活中观察,挖掘写作素材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农村美丽的大自然、浓郁的民族风情、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农村风貌,为农村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留心积累,其实农村作文选材难的瓶颈就比较容易突破,而观察正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村,没有交通的阻塞,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灰色的天空,更少些烦恼。一滴汗水就是一首诗,一片草地就是一幅画。农村是五彩缤纷的。这里有茂盛的树林,有稻香远飘的田野,有一碧如洗的蓝天和形状各异的白云,有挂在树梢上的落日和天边山尖上绚烂的晚霞,有连绵万里的青山和叮咚奔流的绿水,有树林掩映间三三两两的村落,还有那叫不出名的色彩缤纷的小花小草和树上酸酸甜甜的诱人野果……这一切都烙上了农村的印记,都是农村特有的景物,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就有了描写田园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例如,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时,鼓励学生观察家乡的景色,特别是你家周边的美景,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这样写道:“一条小河淙淙地绕过村旁,河水浅浅的,清清的,晃动的沙石清晰可见。”“村子的后面是一片苍翠的树林,一进林中就沙沙作响,密密的树木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样优美的句子都是孩子们细心地观察,也是农村赐予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
二、从阅读中积累,获取写作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它是获取写作素材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途径。
        农村孩子的书籍是较少的,为此,我们班也成立了“快乐读书俱乐部”,请同学们每人捐献一本课外书,摆放在班级的书架上,成为班级公共读物,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涉猎更多的知识。另外,我自己也在网上购买了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班级的课外书达百本之多,一股争读书、爱读书的暖流充满着我们班级。
        农村学生语言底子薄弱,有好书相伴,就如同一位良师益友在学习写作中同行。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课外活动等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如晨会开展美文欣赏与点评;举行辩论赛;阅读小明星评比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了积淀。

另外,在阅读时摘录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阔了。除了纸质的书籍,听音频、看电视、看视频……这些都是农村娃们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比如,农村娃们可能没有条件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丰富你的生活、拓展你的视野,也可以用于你的写作。尽管和你亲身经历的有所差别,但很多都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阅读得多了,写起作文来自然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
三、从实践中体会,形成写作素材
        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丰富其语文学习体验的重要平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个人感悟,自身的经历和见识也会不断增加。我们的学生可以利用农村的环境资源优势,到户外去,一起去感受流水潺潺的愉悦,去捕捞池塘里的鱼虾,去品尝果子的甜香,并让学生充分感知泥土的芬芳、花朵树木的生机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也让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在创作时更加具有新意。
        我们经常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比如雏鹰假日活动、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写观察日记时自己种植一种植物,去发现植物生长的变化……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就有这样一篇观察日记,我让同学们自己回去种植大蒜、青菜、绿豆等,每天观察这些植物的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作文。这些切身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既然是自己切身经历的,那自然是印象深刻,写起作文来挥洒自如。
四、在讲评中修改,丰富写作素材
        讲评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对于学生上交的作文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教师的表扬会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传统的“学生写,教师看”的作文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收效甚微。学生总是局限于自己的作文,以及老师所批改的内容,并不能对自己的写作起到较大的作用。教师在班级中对学生作文的评讲,不仅让学生懂得如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他好的作文,借鉴优美的语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更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互批,给他人提供宝贵的意见,并写出评语,彼此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讲评《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时,不少学生在写人物外貌时,千遍一律,动不动“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脸蛋红扑扑的”,没有抓住人物独特的地方来写。一个学生描写妈妈的外貌:“一双大大的眼睛下有一个高高扁扁的鼻子,一张小小的嘴下有一个扁扁的下巴。”讲评时引导学生发现“高高扁扁的鼻子”“扁扁的下巴”是不准确的,引导发现“什么下有什么句式太单一”,再出示妈妈的照片,引导抓住妈妈的特点,比如“脸上两颗美人痣”必须写。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另一同学将外貌特点写得生动准确的例子,运用正反例子,有的放矢,不能面面俱到,抓住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改善并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正视现实,在教学中掌握教情,分析学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采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教法。而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好农村那鲜活的教学资源,让他们有材可选,有材可写。在不断的观察、阅读、实践、练习中挖掘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让学生的作文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刘燕红.观察 倾听 感受——新课程下农村作文题材资源的开发[J].课题与研究.2018
[2]杨冬梅.广开生活之源,尽脱农村学生作文选材的樊篱之境[J].语文教育,2018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