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艳
志丹县保安中学 717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摒弃“满堂问”“自问自”的教学方式,选择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为中学生提供了探究和学习的途径,使他们获得了文本知识,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本文探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问答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法,才能形成对特定文学形象的感知,加深情感体验”。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育中,为了营造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教师需要形成教学总结感和教学反思意识。只有认识到传统课堂提问方式的不足,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让他们开始参与课堂进而理解课文,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让课堂更高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抓住提问的机会,改进提问的方式,以此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指引。
1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
1.1问题较随意,缺乏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谨慎选择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使学生开始练习课堂,学习题型复杂、循序渐进的思维,提高认知水平,与作者互动: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助于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然而,大多数时候,教师的课堂题都是非正式的,连贯性、开放性、推理性等问题设置不正确。他们没有注意到或思考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类型。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在课文中快速获得基础知识。例如,在课堂《秋天的怀念》时,老师问:“为什么作者把重点放在文章末尾对菊花的描述上?”由于题的不准确,会妨碍学生的思考。如果老师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描述了一朵菊花,他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感受和影响?学生们很容易认为,盛开的菊花颜色各异,代表着毅力和勇气,也让“我”终于明白了应该是什么。 “好好活着”,母亲爱菊花,这也是作者怀念母亲的情感寄托。
1.2提问较跳跃,学生不理解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离不开教师的启蒙和引导。有的老师提问设置很快,主要参考优生学学习的进度和理解,导致题型针对性不强。此外,教师提问后对回答的学生应该多予以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回答问题。但是,大多数老师更喜欢语文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提问时更注重与他们的交流和对话。教学课堂也是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有时候其他同学还没反应过来,课堂课的问答环节就结束了。最终使得课堂教学的两极分化更加突出。
1.3质量不够高,过于刻板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提问时设置问题的质量,防止学生停留在浅层学习中。例如,许多教师习惯于提出判断性和陈词滥调的问题,诸如“这是真的吗?” “你能这样理解吗?”“是倒叙还是插叙?”作为问题,大多数学生的答案只有“正确”、“错误”、“是”或“否”。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认真思考,只是回应。教学气氛显得十分热烈,师生互动频繁,但提问质量不高,课堂教学缺乏实效。因此,只有教师结合学情和教材重难点,并将问题设置的更具创新性和想象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堂和思考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进行品鉴,通过提问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感知理解文本。
1.4候答时间短,理答较急迫
提问不仅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课堂想法和感受。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学生反思和讨论的时间有限。有时,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思考的时间稍长,老师就开始自问自答。这不仅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还会养成他们的惰性思维。或者有的老师缺乏鼓励教学的意识,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他们就用“你能这么说吗?你不明白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不够深入,应该还透露出……”等等,导致很多学生上课害怕老师提问。
2简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2.1增强提问科学性,促进思维发展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课堂,形成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师应关注有效提问。
只有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综合性,才能发挥教学问题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逐步探索,从而改善语言知识结构,避免枯燥压抑的教学氛围,解决课堂学习中的两极分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避免漫无目的的提问,更不要过度提问。必须保证所提问题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便于学生理解、有价值、有意义、贴近学生感知。例如,在《邓稼先》的课堂指导中,老师可以“先读文章,哪部分内容对你影响最大?”“为什么作者要把邓稼先先生和奥本海默比较?”“学习读书,你觉得邓稼先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怎样的性格和可贵的品质?”等等。为推动课堂教育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发布相关资料,让学生感受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抱负,共同探讨《两弹元勋一一邓稼先》和《钱学森父亲》 等群文,问“你怎么理解”英雄的呼唤,争当英雄,让英雄大量涌现?你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科研精神吗?“以及其他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拓展深度学习,提高思维水平。而且,这也有助于渗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提问更有效、更艺术,让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意义。”
2.2关注提问层次性,助力因材施教
中学生思维、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差异很大,教师不应不分主次难易随意提问。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注意提问的层次,这样更有利于“点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探索和思考,从而从中获益。语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形成,思维变得更加敏感和活跃。而且,这也有助于学生在有效问题的启发下走向“最近的发展领域”。例如,在讲解古文《三峡》时,教师应让课堂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去探索“作者从什么角度描述《三峡》景观?作者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末渔歌的作用?《三峡》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让学习能力一般、课堂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思考“作者对《三峡》四章的描述中,哪一部分最精彩?”“你还知道描写《三峡》的古诗词是什么吗?”等问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度降低难度问题,让学生掌握课堂方法,并让他们思考“本文语言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意”等。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探索课堂,实现进阶学习。此外,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估,以确保他们处于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教育水平,并允许他们有效地探索问题。
2.3提升提问有效性,实现多边互动
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帮助中学生培养思维能力,使他们有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意识,掌握及时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还需要善于灵活转变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互动学习。在有效的提问中,师生密切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加强定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显得至关重要,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方便和有方向性,让学生发展深入学习。例如,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小组学习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认识问题,形成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如下三步解答问题:第一,让他们从简单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开始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第二,进行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第三,总结未能达成一致的,与师生互动,以一种方式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认知印象,达到教学的巩固。同时,教师要以全面的心态处理学生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开展欣赏和引导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提问及互动教学的价值。
2.4保证提问创新性,鼓励学生思考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提问具有创新性和有效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可由师生合作通过思考和讨论予以作答,更能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课堂提问设计的贴合性差、综合性不够等问题。此外,它会使教学更具创造性,让学生体验探索感,使他们能够理解课文的含义和内涵。例如,在《中国石拱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对说明性文本的兴趣。此外,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选择、总结,并作为课堂教学的提纲,让他们感受说明性文本的呈现方式和语言特点。在问题分析中,学生可以自主掌握许多常用的说明方法、建筑工艺和我国人民的智慧无止境。通过课堂教学创新,促进有效提问,鼓励学生自主提问,使他们具有探究和学习的精神,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意识。
结 论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率,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使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知识框架,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敢于创新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安排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有效提问的引导下,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课堂感受和体验;而且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要旨,帮助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善于思考和表达,会学语文进而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杜金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2]郭修荣.漫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一以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秋天的怀念》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8( 1) :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