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
四川天府新区太平中学 610216
摘要
在整个美术课程体系中,图像识读抽象性强,难度较高,能够引导学生准确识读、辨析图像是美术课堂的重要任务。图像识读在美术学科中是一种重要的核心素养,美术课堂中应重视图像识读能力培养与提升是教学各环节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许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高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微课是其中最常用、最有效、最主流的教学手段之一。微课突破时空限制,将散乱分布的知识点形象化展示,将重难点条理清晰梳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美术课堂;图像识读;核心素养;微课
引言:美术课堂有许多图形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识别并解读,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仅依靠课本的文字和静态图片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微课资源适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广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对教授和引导学生感知和欣赏美,形成系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图像识读在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中的意义
以图像识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美术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美术教育学者的重视。通过学生对图像的识别与解读是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1]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使用文字信息进行课堂教学。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及视频所携带的信息更加多样,也更加准确。学生在对这些图像及视频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解码时,就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信息识读的能力与技巧。学生对图像进行视觉的解码、审美的感知,需要美术教师从思维上进行引导和鼓励。[2]此外,图像识读不仅仅是对图像整体上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对图像细节的准确认识与详细的分析。而通过对图像识读的过程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图像所包含的意象,领略图像所创造的意境,对图像进行深层次的审美观察。
图像的识读、审美素养的提升最终的受益也不仅仅体现在美术课堂当中,这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更是对学生多学科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3]总之,图像识读培养是美术课堂中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运用美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二、图像识读在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中的问题
在全国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美术课堂由于周学时较少,学校及教师的重视情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美术课堂在图像识读教学环节仍然比较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审美方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学校美术课无论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均安排周1学时的课程量,从比例上来说,占比较小。大部分就是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缺乏整体的系统性,在课程计划安排上,往往缺乏由单个课时组成的整个学期授课计划,甚至整个学年段的授课计划;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也疏于更新,大部分美术教师对改进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理论学习这个方面不够重视,也没有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或是较少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当中,直接导致了教学模式单一情况;对课后的教学效果评价阶段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较少有美术老师会进行课后反思,因而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2.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关注较少
学生的学习阶段,美术课程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美有评判和鉴赏能力。教师采用讲授式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图像作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介绍时大部分是以绘画为切入点,对作者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没有让学生主动思考作品的过人之处,更没有在课堂中将审美素养、文化渗透等方面进行灵活的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对绘画作品进行全方面的赏析,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
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收获不大。
3.对学生主动创作的培养不够
美术实践课堂则采用学生临摹的方式进行课堂创作。这种类型的美术课堂,其教学目的是学生对画作进行模仿,对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培养,导致课堂创作大部分成果与教师所提供的模板相似。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立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以此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直接后果。
二、图像识读在美术核心素养教学中的微课实践
1.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了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往往会有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标准,图像识读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图像解析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图像解析学生可以较好地把握图形与图像中所传达的信息与情感。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们会更加容易的得到丰富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可以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对名家大师作品的大量混合剪辑,使用微课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是扩宽学生眼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美术课堂中广泛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并将其纳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为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核心素养奠定强力的基础。
2.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图像识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最能够体现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学校中的学习、教师的引导多方位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各个途径对当前所教授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能力、认知角度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采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从文化素养上来说,中外的审美标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例如中国的水墨画作品在艺术语言上,采用更加含蓄而隽永的方式进行创作与表达;而在西方的油画作品中,创作者则更加倾向于采用更加热情而奔放的方式表达作品的意境与情感。在微课资源中可以很简单的将这类不同的作品运用到课堂当中,并且能够轻的实现作品间的对比和同类型作品的比对。在对学生进行大量绘画作品输出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这些不同的作者或者不同地区国家以及不同宗教信仰的作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则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对图像识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审美素养。[4]
3.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美术课程最终学习的归宿是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因而,在美术课堂中,应充分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微课资源将各类的表现方法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表现方法得到一定的创作启发。此外,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微课资源展示不同材料进行创作而成的不同造型,让学生在有限的创作条件下,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或者从生活当中的素材出发,对学生的创作思维进行一定的启发,而在有限的课时内,美术教师无法真正的将这样的实践活动进行下去,此时利用微课资源进行空间构造和景物展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效率,并且为学生的自我创造力提供一定的辅助。
结语
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时,应充分注重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而为了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趣,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则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丰富的表现手段,便捷的操作方式成为美术课堂图像识读素养教学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1]王子琳,李民.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教学研究[J].今古文创,2021(19):118-119.
[2]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美术观察,2017(04):5-7.
[3]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03):206-217.
[4]王国照,陈蔚. 立足美术课堂落实核心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0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