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及分析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月第10期   作者:李英霞
[导读] 教育乃是国家生存之大计

        李英霞
        临漳县第二小学  邯郸市临漳县 056600



        摘要:教育乃是国家生存之大计,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把教育再一次提高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的高度。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国家教育推进情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更决定着人才的质量。为师之道, 重在学养, 贵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基本素质,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建设
        引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执行者,他的形象一直是道德与文化的象征。然而近年来,败坏教师名声违反职业道德的案例层出不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与教师专业素质相关,也与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连,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究竟该如何定义?教师职业道德又有哪些?教师职业道德又以什么作为评价标准呢?面对公众的疑惑,教师职业道德如何建设引起了国家极大的重视。
        一、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积极方面
        (一)整体态势良好,基本做到依法执教。通过统计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态势还是不错的。在对“您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么”的回答中,85.7%的人选择了“比较了解”,10.7%的人选择了“非常了解”; 10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内容;而在做伦理决策时,78.6%的教师经常会考虑法规或规范,另有14.2%的教师选择总是会考虑法律规范。这表明,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清楚各项规章制度,基本达到了依法执教。
        (二)热爱教师职业,并且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对教师职业的看法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愿不愿意以自己的德行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领他们茁壮成长。调查结果显示,75.8%的教师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从是教师行业;而有41.3%的人在从教多年后依然对教育这项事业有极大的热情。
        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师德培训流于形式。学校虽然经常会组织在职的师德培训,但这些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以至于在多次培训后,教师仍然对师德建设部门不清不楚。但是师德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更加偏重于内化,偏重于实践,而非题目回答的多正确,心得写的多感人。学校以这些作为培训结果,未免有些片面。
        (二)对于教书育人的认识相对片面。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一项的内涵包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短时间内应试教育占主流的形势暂且得不到扭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都存在偏差。
        (三)不够关爱与尊重学生。近年来,媒体对教师体罚学生致残致伤的报道越来越多,学校对于这种失范行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网上搜索各个学校的师德考核方案,我们都能看出体罚或变相体罚是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在考核中有一票否决的地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2006年曾出过一项“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有5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过激语言。
        (四)教师缺乏自身发展理念。要把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有自己的独特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这是成为新时期教师的必要因素。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论是由于教育职业本身的封闭性和重复性,还是由于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饱和性或其它原因,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理想、缺乏创造性。


        三、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师德养成受到了市场经济影响。随着教育的逐渐开放和更加社会化,社会大环境的种种变化都会对对教育产生各种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比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都对教师队伍产生了影响,这就为学校的师德建设增加了难度。
        (二)师德建设机制的不健全。一方面,在师德培训过程中,学校没有意识到道德的特殊性,仅仅把道德停留在书面的层面,而没有使其充分内化。学校在这个角度来说,培训时过于重视学习,但是如何使规范内化,使教师理解,学校并没有做过多追究。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虽然一直在推进,但应试教育仍然保有较大的影响,素质教育有一些“束之高阁”的意味了。
        (三)教师的心理偏差。首先,教师的经济地位相对不高。多数教师认为自己与社会其他行业同学历人员相比收入偏低。其次,工作负担重,班容量较大,教学内容更深,课外练习增多,由此导致劳动时间长,而应接不暇的评优活动更带来了巨大的思想负担。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为师德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对于新教师而言,我们可以提高教师资格的准入标准,加大在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对师德考评所占比重,重视新教师的职前培训,以此来选拔优秀教师作为“新鲜血液”,补充我们的教师队伍,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老教师而言,我们要多多挖掘身边的师德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培养大家对师德高尚者的崇敬。
        (二)加强师德的制度化建设。在学习培训机制上,学校要在培训过程中为每一项道德规范提供具体事例具体情境,让老师可以体会得到,并能够运用得当。在考核机制上,学校要根据新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的要求,依照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具有操作性的师德规范,条目尽量细化具体,让每个教师都能切实按照规范做事,自觉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三)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满足教师的多样需求。首先就要提高小学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待遇,这才能让教师职业成为小学教师自己满意的职业和社会羡慕的职业。因此,政府应正确认识教育投资的性质,真正把其看作是一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基础性投资。在精神方面,加强教师的心理疏解,领导要经常找教师谈心,必要时可以建立心理小组,经常为教师做心理疏导。
        五、结论
        本研究以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出发点,设计问卷,并做了相关调查。多数教师在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体情况较好,基本实现依法执教,教师们均热爱本行业,并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学校师德培训流于形式、对教书育人的认识相对片面、不够尊重与关爱学生、教师缺乏自身发展理念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师德养成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师德建设机制的不健全与误导以及教师存在心理偏差。作者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对今后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志敏. 教师职业道德[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34.
[2]傅维利.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7.
[3]徐颖. 把握师德内涵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J]. 教学与管理, 2010, (2): 30-32.
[4]朱宁波、刘丽娜.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 2009, 25(6): 37-38.
[5]汪茹.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5.
[6]田爱丽. 引领、规范和保障:澳大利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察与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13, (6): 52-53.
[7]王锦纯.潮汕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及对策[D].广州:广州大学, 2013.
[8]徐润基.中小学教师师德高标的困境与超越[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9]冯婉贞.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 教师教育研究, 2009, (1): 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