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燕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中职学校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也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从帮助学生适应中职生活,重新树立信心;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特点,树立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初步规划职业生涯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素养 深度思考 培养策略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了热门话题。一进校门就已专业定向的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之一的职业素养能否养成,需要更多人为之探索,需要更多人为之努力,需要更多人为之实践。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深度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始终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支柱,它的发展和变革对整个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职业教育的目的:一、促进发展特色劳动力;二、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做准备;四、为先进技术及生产力做准备。职业教育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加速转变,调整了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深入用人企业单位进行的深度调查发现,注意职业形象,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这些素质备受企业单位的青睐,尤其是责任心、遵规守纪等这些职业素养更是成为一个学生的“软实力”,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中职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并重视其重要性。
我国职业教育始终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党和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从职业教育法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政策要求。但是,通过实际调查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满意度还达不到一半,这其中造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普遍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更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教育目标到课程设计与教学,式中体现的是技能之上的理念。特别是对于学生评价体系,往往有晕轮效应,技能代表了一个学生所有的能力,忽视了企业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因此,对于中职生的发展应建立一个可行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提高中职生的竞争力和前进。
职业素养是在后天的培养中形成,指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仪表、礼貌、知识能力、技能能力等,可以通过长期锻炼和练习习得,获得某种能力和精神状态的综合素质。因此: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定性和要求,是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根本意识和能力、技能的综合素质,是做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惊声的综合素质水平。中职生通常可以在学校学习、职场文化熏陶、岗位的锻炼和自我修养习得。职业核心素养,是指中职生在工作中从事的行业的任何职业岗位都必须的能力,它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外,还需要基本的职业意识、态度,而与岗位无关的技能,则成为职业通用素养。通过实际调查,通过学习过的学生和没有学过的学生比较,在职业认同、职业目标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有显著的提高。职业通用能力在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比较自卑,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稍微受点委屈就消极怠工。工作过于浮躁,心不能沉下来,很多学生甚至有才无德,这些状况急需有成套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长期以来,中职生的教育,通常是增加了专业技能和实践的时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逻辑性,通常以考试为主,评价方法主要是考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普遍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忽视了过程评价。职业发展,必须加强在职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通常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的条件是,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唯一标准。而此类职业资格的鉴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大,导致了学生适应能力差,职业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所以,要正确的评价学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相结合。
中职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首先,务必对当前的职业素养评价进行反思。当前,大多数的学校存在“应试之殇”“考证之殇”,可以看出我们要想从能力本位到素养本位,这个鸿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在内容导向上,只重视技能结果而忽视其他素质评价,不能够全面考虑人才的发展需求;在方法上,没有评价目标的激励作用;在评价标准上,只关注了一元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鉴于以上现实的反思,中师生的职业素养评价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社会人到职业人的素养。其次,必须依据人的素质论、全面发展学说等为理论依据,更要通国家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要求相结合。这个体系包括主管指标,还有客观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等,依据评价内容,构建出合理的评价体系。最后,必须将评价体系用客观能够衡量、具体的实践方法和策略展现出来,并且能够及时对评价指标极性权重计算、修正和设定评价的标准等。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班主任面对的是学习基础较差、纪律观念淡薄、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的学生。因此,如何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现实价值,在当前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以,应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把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被社会忽视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
1.帮助学生适应中职生活,重新树立信心
学生踏入中职学校大门之后,还未摆脱中考失利的阴影,再加上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与普通中学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心理挫折感较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面对中职学生的这些困惑,笔者及时向学生说明中职教育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中职学生并非低人一等,使学生尽快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同时,笔者结合学生所学的动画专业,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动画专业起步于原工艺美术技工学校,长期以来,学校为无锡美术设计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从而增强学生对学校动画专业的信心。并向学生介绍无锡几乎各个动画公司都有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中有的做动画检查,有的做主管,有的自己开了动画公司,强调毕业生们在职场上取得的成就,帮助学生重建自信,让学生相信中职学生同样可以成功地开创一番新的天地。
2.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特点,树立职业意识
中职学生的学习由以中学的文化基础课为主转为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在学习内容方面容易出现很强的不适应性,特别是有的学生根本不喜欢学习动画这个专业,是出于家长的要求才学的,也有学生仅仅是因为喜欢动画片而来学习的。笔者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片的心理,利用自己是专业教师的优势,到动画公司找已毕业的学生要了一些造型本,造型大都是学生熟悉的人物形象,例如《名侦探柯南》《TOLOVE》《火影忍者》《海贼王》《魔法少女》等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并向学生介绍已经毕业的学生就参与了这些动画片的制作,学生看了很惊讶,也很好奇。笔者就因势利导,向学生讲解了动画的制作过程,告诉学生要做一名合格的动画人,扎实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并根据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画造型,第二天来评比,每天评出10个优秀的作品,挂在班级学习栏里,到了一个月,再看哪位学生的作品在学习栏里展示的次数最多,那么就把这位学生评为笔者所带班级的“动画之星”。学生对这一学习形式很感兴趣,即使不喜欢绘画的学生,因为对动画片感兴趣,也很认真地画了起来,当看见动画片中的造型形象在自己的笔下呈现出来,学生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在这项工作中,笔者最大的感受是班主任要坚持每天参加评比与点评,对画得差的学生也要给予关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不会消减。
此外,因为笔者在成为中职教师之前曾经在企业工作过,对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比较熟悉,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笔者把公司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引入班级管理中,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笔者从班级环境建设入手,将动画公司管理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S”理念落实到班级管理过程中,例如,要求学生平时把课桌整理整齐,书全部放在课桌右上角,凳子全部放在桌子下面,有班级活动统一穿校服等,并安排专人检查,如果有违规的学生,按照班级考核标准扣分,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和经济意识。班级内工具的摆放、宣传标语的布置、黑板报的创办等已成为公司文化的宣传方式,并通过带领学生进入动画公司一线参观,让学生及早感受公司文化、接受公司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3.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初步规划职业生涯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特长与爱好,笔者组织班干部设计各个主题的班会,例如,“做一个文明的中职生”“感恩父母”“我理想的职业”等。笔者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个社团的活动,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就自己开办了漫画社团、足球社团,并有很多学生参加了学校的“copy社团”。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潜力,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平时在班会课上,笔者结合专业,介绍动画工作流程,告诉学生:一部动画片是由很多动画人通力合作完成的,他们有的画造型,有的画原画,有的画动画,有的上色。笔者教育学生不要因自己画得不好而失去信心,关键是自己是不是努力了,如果已经努力了,就问心无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适合的工作,有的学生造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努力,向原画方面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到动画公司从事上色的工作。如果确实不喜欢这个专业,笔者也希望学生能做一个有准备的人,认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打好绘画基础,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笔者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写下来,并为之努力。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不会感到迷茫,对自己的职业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并有了为之拼搏的动力。
总之,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生活的意义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生涯规划不是应变之策,而是让每个学生学会“经营”未来,真正有效的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笔者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教师用发现的眼光去审视他们,帮助他们打磨自己,学生一定会通过努力进取使自己在将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通,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闫志利,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职业技术教育,2013,5.
[3]张冲,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