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军
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凤山中心小学
摘要:农村小学地理位置特殊,很多小学能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增加阅读量,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量难以达到标准,教育质量迟迟上不去,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制定有效增加农村小学阅读量的策略——群文阅读,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实施群文阅读,读写结合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群文阅读;读写结合
前言: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在不浪费多余时间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一类型的文章书籍,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群文阅读能大大提升农村小学的教育,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整体素养,将群文阅读逐渐发展成日常教学必备,有利于增强小学的教学质量,开拓农村小学生的眼界。
一、群文阅读的意义
(一)增加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
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条件远不如城市的小学生,无论是设备还是书籍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所以农村小学生的文化水平被局限住,课文的浅显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要,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生有自由阅读的时间,更有目的性的去阅读,将学生视为群文阅读的主体,减掉无用的引导和讲述,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阅读探索知识,在原有的教学任务基础上不改变教学时间,增加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效率[1]。
(一)总结归纳
多数课外读物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容过于丰富,想要让小学生全部阅读完比较困难,而且往往整本书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种,就算是从头阅读到最后,也只是学习到了一种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对书籍进行整理归纳,将书中的重点总结起来,设立一个主题,将同样主题的书籍重点放到一起进行阅读,大大增强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阅读方式,使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同等类型的多篇文章因为写作手法的不同也促进小学生去学习,引导小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多种手法,大胆创新。
二、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正确挑选群文
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先设立一个本次教学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找到大量文章,根据小学生日常实际情况和学习效率水平等方面来选择读物,比如设立一个“节日”的主题,大多数农村都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保持节日中的传统习俗,教师可以找到古今中外描写各个节日的文章,不光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还要有国外有趣热闹的节日,帮助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同时也能对国外的节日有一定了解,开拓农村小学生的眼界,推荐的有《春节旧事》《中国民俗文化》或是外国的《神奇的外国节》等等,文章由于作者的不同,写作手法也会有所差异,能让小学生在了解传统的节日的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写作手法,结合每篇文章的优点,完善自己的写作水平[2]。
群文阅读的教育虽然整合了多种文章的优点,但由于缩减,很多细节描写和情感刻画都显得不那么细腻,所以教师在进行群文选择时,应灵活整合,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在文章中进行有效的取舍,保留文章中出彩的地方,将没有重要用处的语句删减,保证小学生能在群文阅读中最大限度的收获到知识。
(二)激励学生自主创作
群文阅读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更多写作手法,但看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身实践,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进行一段时间后,结合群文阅读过的文章为小学生设立几个题目,供小学生自由挑选题目进行创作,不限制小学生的叙事手法和词汇,完全让小学生自由发挥,借着群文阅读的余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适时进行引导,比如文章主题同上“节日” 教师可以抛出几个围绕此主题的问题:你们所熟知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你们对哪个节日比较感兴趣?对外国的节日有多少了解呢?在传统节日春节时,你都帮家里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在过年时贴对联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帮助小学生增加写作素材。在小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认真进行批改,开展一次小班会,对小学生们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表扬鼓励小学生,增加小学生对写作的热情。选出几篇优秀文章,让小学生上台进行朗读,并在朗读结束后向大家分享自己在写作时的各种想法和经验,以及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引导小学生互相学习,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宝贵意见供学生思考吸纳[3]。
结论: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是在以帮助小学生更高效的学到知识为主要目标,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作出的改良升级,近几年对于群文阅读的实施教育工作者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尽最大努力为农村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农村小学生更多的自由阅读时间,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将阅读到的优秀文章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参考文献:
[1]解迎峰.构建群文阅读教学体系 促进高阶思维深度发展——《新课程语文1+X群文阅读》(三、四年级)教学指导[J].辽宁教育,2021(03):23-26.
[2]巩盼迪.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1):34-35.
[3]沈淑媛.阅读写作比翼飞——浅谈群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教师,2019(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