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军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0036
摘要:中国社会实现小康,人们实现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更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粮;当前整个社会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备受关注,其在工作闲暇之余,迫切需要接受教育。而如戏曲、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的教育是大多数老年人愿意接受,乐意接受,能够接受且提升内涵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教育。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小康社会 职业教育 文化艺术教育
教育的目的服务学生终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技能的更新创新,许多老年人在学生时代学习的东西,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显得滞后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变得无用。这就需要社会提供给老年人再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内涵的机会和场所,对老年群体进行文化艺术教育不仅体现老年群体自身的需要,而且对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及其重大的社会意义。
一、职业教育拓展老年群体文化艺术教育深层原因分析
(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未来老年人数量庞大。
自2000年起我国就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2035年和2050年时,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 22.3%和27.9%。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还将会更多,到2050年时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这些数据无不显示我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老年人的数量是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再教育是一个庞大的教育消费市场。
(二)小康社会文化艺术教育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推动国家前进的精神力量。我国已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日可待,信息网络化、社会法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日益突出。做好小康社会的老年群体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育和提高老年群体文化艺术力、提供老年群体需要的文化产品,对于继承我国如戏曲、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等璀璨的传统文化艺术、提高老年群体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职业教育应当扛起老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大旗
我国现行的教育形态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分为普通中学教育,职业中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老年大学虽然存在多年,但是在普及和规模上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往往一所老年大学开的班级也不多,名额有限,致使老年学生连名都报不了,一些文化中心也给少数老年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艺术教育,但是能够进去学习的都寥寥无几。较多的老年人学生则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参加一些比较零散的文化艺术培训,培训教师参差不齐,教育教学缺乏规范性。还有一些老年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学习一些文化艺术充实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疫情期间,不少培训机构的老师利用网络直播课,抖音、钉钉等其他网络教育形式建起了自己的铁杆粉丝团,一个粉丝团少则几百人,多则几万几十万人不等,甚至上百上千万。他们给老年学生上网课,诸如有戏曲、有音乐、有舞蹈、有绘画等等。这些民间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一是反应了庞大的老年群体对文化艺术的渴求,二是反应了正规的,学校的老年文化艺术教育的严重缺失。中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一类技术素质教育,是最适合给老年群体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整地,所以职业教育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未来庞大的老年群体的文化艺术教育。
二、职业教育对老年群体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办法
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初中毕业的高中生,他们是一群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经历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理解力、模仿能力参差不齐。
本身体质、素质不一样,但是对问题的看法会比较深刻和敏锐的,这对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一)加大对职业教育文化艺术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首先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师的培训,提升职业教育的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尽管教学对象是老年群体,但是老年群体中也有部分是曾经学过或是练过所学内容的,甚至可能还具相当高的水平。其次要吸引社会上有着丰富培训经验的老师参与或指导职业教育教师对老年群体的文化艺术教育。
(二)加大适合老年群体文化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骨子里有着传统文化的存在,他们会对有年代,有历史的文化艺术具有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认同认知,所以适合老年文化艺术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扬,课程的内容既要体现现代的时尚,又要体现传统的,历史的痕迹。
(三)职业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的形式
老年群体不同于低年龄的学生,低年龄的学生的学习时间的地点都可以统一,而他们的时间相对自由一些,但是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受教育的时间段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学形式的 多样化。
一、采用班级授课制,一般情况下,根据老年学生的学习需要,可以分成了若干个班,每个班上课的时间不能太长,如一次课两个小时(期间也要有休息),一周两到三次就够了。这对于在时间上能够保持一致的群体是适用的,可以定地点,定时间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老师可以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评价学生的练习。这也是教学效率最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对于在时间、地点不能统一的老年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网络教学,把教学能容发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自由的学习。但是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不能及时掌握和评价,老师了解学情、点评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在时间上相对滞后。这种教学的效率相对要低的多。
三、老年群体在所学专业方面的基础不一样,内容不一样,这就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分等级,分专业、分内容因材施教,可以把每个项目或专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进行教学。比如对于舞蹈表演专业而言,就可以分民族舞、现代舞、古典舞等等,而对于古典舞又可以分为,初级班、中级班以及高级班。这样分门别类,分等级的教学既满足了学上的要求,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四、老年学生在学了专业技能过后,还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展示或汇演,让他们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学习上具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学校搭建一个他们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甚至可以让他们组织一个个的团体,形成比较专业的演出团队,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服务群众,宣传学校、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宣传正能量。
五、老年学生管理和经费问题,首先学校要成立老年教学的专门管理部门,这样有助于教学和日常的管理,,对于老年学生管理不可能像低年龄的学生一样住读,也不可能连续的上几天课。老年学生需要走读,这样一是降低学校的安全风险,二是对老年学生的保护,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另外老年学生不管是否患有疾病,都要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除学校教学和管理本身造成事故外,学校不付其他责任。老年学生学习的经费可以通过申请国家补贴和自筹两种方式,职业学校承担老年文化艺术教育本身就具有公益性,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对文化养老,对延缓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国家是要投入养老经费的。
总之,老年群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生活质量,健康状态,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艺术素质,日常生活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对老年群体文化艺术教育,是提高老年群体文化艺术生活,促进老年群体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幸福之路。加大职业教育对老年群体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现了小康社会的文化艺术养老,对延缓我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起着决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