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自主情智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3+1”自主情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王春山 徐秀利 郝明静
1.桦南县教育进修学校 154400 2.桦南县第二中学 154400 3.桦南县林业中学 154431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如何解决传统物理教学中的瓶颈和完症。一直广大物理工作者所关心的事,我带领县域“3+1”物理教科研团队从“十五”开始,至今,跨越“五”个五年的课题立项研究,从认知、情感、思维、实践四个维度出发,探索出以“问题牵动”“情境调动”“思维互动”“信息撬动”为特征;以“问题串,思维链”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主轴,落实“两核素养”。以“问题自主”“情境智趣”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构建将“真、善、美”的元素融入“3+1”自主情智教学体系之中。该体系从优化教学结构,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为策略为切入点,对物理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操作体系进一步提炼和总结,构建“3+1”自主情智教育体系,经过几十所学校的实验从,成效显著。值此之际为建党百年的礼物,奉献给各位同仁。
一、“3+1”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3+1”自主课堂教学体系,是从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变革来撬动课堂结构的转型,是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和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学情,以教材为载体,对课程进行重组,重组后的课程分五大类:基础类(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类(师生共同完成);实践类(规定类和自选类);专题类(课题研究类和专项研究类);综合类。将这五类课程有机组合,有效渗透,落实体验性学习,特别是将实验课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收到良好的育人育智效果。“3+1”学习纠正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颠覆课堂结构,重新架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的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学生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将问题牵动转化创设情境进行迁移,并进行合理应用。“3+1”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培育学生信仰,科学意识、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动因的一种主动探究活动,是将知识迁移变为能力提升,以实践为教学手段,培育学生创造力。而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知识的引领者、导师。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策略。依据学情、生情按照课程体系和课堂环节进行顶层设计,分层设计;培育好学生自主学习好习惯,发展学生好思维品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必备品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构建,起到积极的影响。对当下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3+1”课程体系性质
“3+1”教学课程体系是围绕“主轴、主体、主导、主线”即“四主”的理念而展开,课堂从理念、结构、目标、内容、评价等环节出发,颠覆旧的课堂教学结构、解决物理教学瓶颈,冲破定式思维的藩篱,走出封闭的教学课堂,破解物理教学的盲点、易混点。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心灵的滋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在紧扣知识的传授、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要播撒做人的良知,将“德性”与“智性”有效融合,渗透教育性,促进参与性,发挥创造性。
课程的重组是以教材为载体,以因材施教为基点。依据“结构决定效率”的理念的思维逻辑和学情符合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情感、思维的发展。我们采取顶层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策略;优化作业设计;优化课堂环节的五优化,本着注重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的有机融合和渗透。创造性提出生本课程重组的新体系。形成“3+1”教学课程体系,该体系的构建是以“育人”为主线;以“育智”为基础,以“做中创”为手段,以“发展思维”宗旨,“能力培育”为根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形成奠基。
三、“3+1”课堂操作体系
“3+1”自主教学是从“自”入手,学生在教师的“导”和“引”的过程中,去完成教学任务、内容、目标,促进学生以民族精神民族信仰为前提,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自觉到自主到自律再到自育的习惯养成过程。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这是“3+1”自主体系的基础,也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根本。在物理课堂上,正确处理好兴趣、主动性、引导性的关系是“3+1”教学的精髓,我们既不能过分强调学生兴趣、主动性而忽视科学知识学习、教师的引导性的作用。又不能盲目的无针对性、科学性的实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是教师依据学情、课型分层设计好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往心理走、往深里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教学中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的进一步加深,教师进一步在引领学生结合富有挑战性的主题进行学习,全身心投入其中,体会学习乐趣。从而获得意义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顺利掌握物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更好地把握学科思想和本质,从而形成积极的内在动力与正确的价值观。构建了“3+1”课堂教学操作结构体系。
1、课堂结构
2、实验结构
培养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科独有的特质实践育人功能
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教师在实际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挖掘教材的实践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研发实验教学的思维结构途径,构建以“做”和“创”
为手段,体现学生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如图(1)--(4)所示演示、分组、探究是主体型实验教学探究模式图
1)实验操作行为结构图
3)分组实验的操作程序
(2)、“四位一体”实验理念设计
在实验中本着“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教材实验的内涵,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能力,形成创造思维品质和习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创造思维品格为宗旨,凸显物理实践学科思想。
(3)、主体型实验图(如图(4)示)
1)主体型探究实验模式图解
总之,通过几十年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形成主体型实验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改革的落实,素养教育的践行找到一条新的途径。经过“送教下乡,送教下校”常规教研活动,让成果在课堂落地,成果被多地多校采纳,取得明显的成效,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和价值效应。课堂上通过优化学习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堂结构。先后在《教育现代化》《名师在线》《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中小学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和《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王春山老师的“3+1”自主情智物理教育体系的科研成果,得到各级专家的广泛青睐和赞誉。
“3+1”课程体系,是在课堂中,以落实“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线,实现“以观察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以美为纽带”,“以情为动力”为策略,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以思考力为根本”的良好的习惯,树立“以实践为载体”形成完备的课堂操作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生本课堂,促进物理教学真、善、美有机的融合,通过教师教学设计有价值的取向,由原来的一般知识取向向文化取向迈进。落实核心学科素养,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促进县域物理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物理线上教学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编号:JJE1320040
作者简介王春山,男,69年出生,中学物理教研员,教授级高级教师,有多部教学专著和论著,长期从事物理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徐秀利,男,76年出生,毕业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郝明静,女,85年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