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路慧瑶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与发展,
        路慧瑶
        山西省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  046000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与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的认识逐渐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也不断顺应时代教育要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路,幼儿教育阶段亦是如此。本文就是基于幼儿园的美工区域活动教学,深入分析如何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形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
        关键词:美工区域活动;幼儿;学习品质;生活素材
前言:
        “学习品质”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学生视角的,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在后续学习活动继续发挥作用的,对学生学习质量存在直接影响的学生学习特征。因此,在幼儿园的美工区域活动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教师就需要以为幼儿提供适宜发展场所为导向,通过激趣-品趣-增趣-提趣等环节和手段,不断尝试并深入实践,以期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一、激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一)营造自主活动氛围
        在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新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育活动本质的具体要求。然后,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在美工区域活动教学中,依据实际教学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美术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契合自身身心发展步调的活动环境中,无拘无束的表达自我,畅所欲言,在适合自身学习发展的区域活动中,大胆探究,自主探索。幼儿教师则是以氛围营造者、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存在其中,引导幼儿自主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例如,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开展“画一画你想象中的手”活动。在正式绘画开始前,教师先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仔细看看小手长得什么样子?”“你的小手都会帮你做什么事情啊?”启发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感受,思考自己与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激起幼儿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从而营造兴致勃勃的自主学习情境。并且,使幼儿在绘画活动正式开始后,以及绘画创作的整个过程,都能自主思考,积极讨论。
(二)创设主题化情境
        在美工区域展开主题性美术活动,让幼儿在进入美工区之后,就抱持一个清晰的目的意识,也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为了确保幼儿的参与兴趣与参与心理“一步到位”,可以采用生活化的主题导入,体现“生活即艺术”内涵。让幼儿借助自身已有的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拉近自己与美术之间的距离,合理培养学习品质。例如,幼儿教师为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兴趣,在版画活动“哈哈大笑你我他”中,先引导幼儿彼此互相观察,在幼儿对美术活动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教师再顺着幼儿感受到的各种具象反馈进一步跟进:“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观看一个‘哈哈大笑’视频?”,让幼儿在幽默风趣的面部表情定格展示视频中,找到明确的创作方向,从而自主理解,展开创作。
二、品趣--感受物质材料的自然美,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的能力。
        在美工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活动材料的摆设都十分关键,可以直接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产生影响。因此,幼儿教师想要通过美工区域活动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就需要从相关活动材料的投放入手。
(一)自然材料
        首先,结合具体的美术活动主题,进行活动材料的层次性投放。以自然材料投放为主,教师引导幼儿在室外环境中,自主感受大自然,收集自己喜爱的自然素材,并将其摆放至美工区。

在一般情况下,幼儿都会摆放:石头、水果、树叶、稻草、粽叶等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幼儿教师只需调动好幼儿的基本收集兴趣后,再为幼儿提供树枝、蛋壳、蔬菜等相关的材料,将各种不同材料进行搭配重组,即可让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产生新的角度的认识,从而以贴合现实生活的创作角度,自主深入美工区域进行创作活动。并且,在活动结束后,幼儿也能在平时的生活中,抑或说活动延展中,自我实践,持续保持长时间的创作热情,更多的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美,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提高善于发现的能力。
(二)废旧材料
        “变废为宝”是幼儿美工区域活动中,最常见的活动主题。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环保观,在一次次的“变废为宝”尝试中,培育幼儿品性,还可以以“创意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提升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的过程中,也应该科学整合废旧材料,在为幼儿提供探索空间的基础上,实现活动材料投放的针对性、探究性。例如,在“创意手工坊”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将废旧纸箱、不再用的纽扣、变形矿泉水瓶、碎纸片等收集、整理,而后留出开放创作主题“我与我的假想朋友”,让幼儿利用收集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具体“人物”或“动物”,并为其取名字,从新颖的视角发现材料另类美。
三、增趣--借助多元化美术表现形式,培养幼儿乐于想象和创造的学习品质。
        幼儿天性爱玩好动,对于一切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充满探究兴趣。并且,幼儿的小肌肉群也确实发展迅速,手指灵活,观察力细致,喜欢尝试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美工区域活动时,就可以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按照不同美术工具材料的适用范围,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导,让幼儿在多元化美术表现形式中,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工具和材料,在切实理解“水墨画、砂纸画、水粉画”等美术通识内容基础上展开创作。例如,在“绘制向日葵”主题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展示几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向日葵”主题作品。有齐白石的水墨《向日葵》,有梵高的经典油画作品《向日葵》,让幼儿在直接与大师对话中,直观感受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激活内在创造思维。
四、提趣--深化赏识教育,为幼儿提供坚持学习源动力。
        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幼儿对活动有积极主动的兴趣和态度,还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活动专注性和持久性,才能最终完成活动任务。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有“三分钟热度”现象,比如在某一个区域活动停留很短时间,很快就转移到另外的活动区域,或者在一个区域做某一项活动,很快又转移去做另一项活动。转移原因是因为这一时期幼儿在活动的专注性和持久性方面的发展程度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幼儿教师从全局视角分析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诸多路径之后,也可以依据具体的美术区域活动要求,适度深化与美术区域活动开展紧密相关的赏识教育,促使幼儿在“求表扬”、“被认可”心理暗示下,坚持完成活动任务,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例如,在“做风筝”美术活动中,小明总是做不好,于是就准备放弃去做别的。这时,教师使用语言激励:“小明是最聪明的孩子,一定可以把风筝做好的。”进而再鼓励、引导他继续尝试:“看看骨架两边是不是要一样长才可以?”。最终,小明在老师的赞扬、鼓励和引导下坚持完成了活动任务。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小明制作风筝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肯定他的认真和坚持。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在美工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展开具体教学方法分析。不但可以让幼儿教师有效转变教学观念,理清自身发展与幼儿教育的作用关系,还可以使幼儿教师具有更加明确的活动教学方向,在接下来的美工区域活动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和幼儿成长需求,组织主题导向明确的美术活动,促使幼儿综合发展,促进幼儿学习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洪.浅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31):163-164.
[2]李婷,符丽琴,黄琴.教育生态学限制因子原理指导下的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J].教师,2021,(1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