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崇喜
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第一小学 533199
摘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相较于以往而言更高的实践要求,必须着力创新自身理念,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阅读知识的同时,采取科学策略增强其实践阅读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阅读能力是构成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一项关键能力,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文本含义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获得个人素养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策略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工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加强情境创设提升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推动其长效持续地参与学习活动最为强劲的动力。情境兼具生动性、趣味性及直观性特征,通过创设具体的阅读情境,教师能够有效活跃阅读课堂氛围,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程度并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其在情境中对于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并得到个性化的结论,从而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其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1]。多媒体是信息化时代教师进行情境创设的重要助力,为有效应用这一技术展开情境创设,教师应重视在正式授课前,对于目标文本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把握其主旨大意及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对于丰富的网络素材及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筛选,从而创设出兼具实效性和趣味性的情境。;例如,在进行《故宫博物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整合关于故宫博物院这一中华优秀传统建筑的图像和纪录片素材,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这些素材内容,有效创设出相应的音画情境,调动学生结合音画情境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析,感受课文在描写故宫博物院时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在帮助其理解文本的同时切实增强其阅读兴趣。
二、重视文本分析培养细读能力
文本分析,是指通过挖掘和提取文本中的线索,明确文本创作者意图与目的的一种精读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细读能力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与细读时间,具体而言,可以按照以下层次展开:首先,对于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提炼,比如古诗中的“诗眼”等 ,重视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并对其作用进行思考和分析;其次,明确文中的关键句与关键段落,找到文本的主要线索;第三,重视对文本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段落在文本推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最后,对文本的创作意图以及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总结,建立关于文本内容的整体认知。
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于文本中反复提到的“猹”这一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挖掘作者鲁迅在描写闰土刺猹、描述猹这种动物时所使用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思考:“如果让你写一位好友,你会选择哪些方面、哪些事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增进学生对于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有效实现读写结合,切实提升其综合阅读能力。
三、做好方法教学塑造良好习惯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切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方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高效阅读的各种实践方法,推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理解和思考,从而切实提升其阅读速度与效率,促使其语文视野得到拓展、知识结构得到深化[2]。具体而言,教师应着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方法:其一,略读,即对于文章进行“扫描”,初步提炼总结其大意,这一方法适合在精读前应用,先形成对于文本的整体印象,再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有利于实现“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的目的;其二,跳读,即抓住文本的关键段落或关键篇章、略过次要段落或次要篇章,以此快速把握单篇文章或整本书的发展脉络,切实提高阅读速度并掌握文本的发展线索;其三,精读,即对文本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和解读;其四,“不动笔墨不读书”,即在阅读过程中,同步在文本上做笔记,笔记的样式包括关键词句标识、批注、感想等,此外,还可以整理摘抄笔记。在开展阅读时,通常需要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鲁滨孙漂流记》这一经典名著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略读和跳读,使其形成关于本书的整体印象并掌握关键脉络,接着调动其对于其中的关键篇章进行精读,比如描写鲁滨孙在荒岛上求生的篇章、鲁滨孙与星期五相遇的篇章等,从而深化其文本理解能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圈出生词、关键句并尝试自主写批注和感想。
四、组织实践活动促进自主探究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最终应落实于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应重视设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切实增强其自主阅读能力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3]。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开展“读后感写作比赛”,调动学生自主选择一本新课标所推荐的本年级课外阅读名著作为课外阅读书目,通过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完成对于本书的阅读,之后将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想以写作的方式记录和表达出来,由教师对于学生所创作的读后感进行集中点评,给予学生针对性改进建议,从而以竞赛这一形式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进一步实施读写结合,推动学生在写作读后感的过程中深化关于文本的理解,从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多收获。
结束语:
适应新课改的理念与实践要求,为切实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应用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水平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在实践中落实好加强情境创设提升阅读兴趣、重视文本分析培养细读能力、做好方法教学塑造良好习惯以及组织实践活动促进自主探究等策略,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改善阅读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宗慧.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分析[J].才智,2020(20):161-162.
[2]阚军.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68-69.
[3]张爱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