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不等式”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赵崇辉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
        赵崇辉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本文从引入导学案进课堂入手,以及与教案之间的区别;从中职学校多专业的角度出发,浅述数学该如何为专业服务;从转变课堂角色着手,由老师的“讲”偏向于学生的“学”;由此形成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不等式”。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不等式
        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的一个独特的形式,多数是在课堂上实现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有两个目的:一是延续学生认知过程,教给学生新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一、导学案≠教案
        “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而“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简言之,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之案。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之案。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进行学习。“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总之,导学案和教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
二、专业味>数学味
        中职学校都是以专业建设为主,我们应从专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培养数学能力,注重应用性。应用性是中职数学的灵魂。发展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然而,中职数学教学若能更主动地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用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学习专业课或生产实践应用中,我们需要看装配或加工零件的图形,就要根据零件的尺寸确定一些关键点的位置(数控编程中常见),才能进行加工操作。
        问题:如右图要在一块铁板上加工四个圆孔,并将四个角倒圆,根据图形尺寸,如何确定四个孔心在铁板的位置呢?
        讨论:(1)四个角的圆弧的圆心与
四个孔的孔心位置一样吗?
   (2)你将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请分别写出四个孔的坐标。              
(3)答案只有一种吗?请同学们将不同的答案展示并找出你认为最好的一个结果。
        通过设计与专业联系的问题,了解专业技能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数学知识。这种形式,自然和谐地与专业零距离的碰撞,让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催生学生专业思想的健康发展。这种形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锤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是否可以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做如下概括:专业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专业问题。数学课堂教学,要与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需要让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专业化”应与“数学化”结合起来,而且,专业知识也应是有选择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
三、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多
       
        以上的经历,其实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思维是靠启迪,而不是主要靠传授,越是传授得一清二楚,学习者就越不需要思维,即使传授的东西是范例,也仅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备,而不一定能使人在新情境下索解。
        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必然需求,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