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林中玉
[导读]
        林中玉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外国语学校   323000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以及策略上没有进行具体的探究与创新,对节奏训练不是很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然而,每段乐曲都有其独立的节奏,需要掌握音乐的节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感悟音乐。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重要性
引言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与旋律共同形成了优美的旋律。节奏可以通过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进行组合,引起聆听者的共振,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借助节奏教学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空间予以提升。音乐是多个元素的组合,包括了音乐旋律、音符、节奏等。在所有有关音乐的活动中,节奏的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音乐作品可以在节奏的效用下得到更好的诠释,而通过开展节奏教学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积极性。
一、节奏训练的概述
        对小学音乐教学而言,节奏训练的实施在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音节长短、强弱的规律性结合就是节奏,这种规律性的结合,是节奏训练的要点。对学生来讲,学习音乐的目的在于初步了解音乐的构成与发展,对音乐基本要素有充分认识。而认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感知节奏,唯有对节奏有充分的认识,学生才算在学习音乐,具有感受音乐的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以往的节奏训练中,教师大多是引进国外先进的节奏训练理论,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我国学生节奏训练的方法。当前,比较常用的节奏训练方法有鼓声训练、身体动作训练等,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节奏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学习技巧,还要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有所体会与感悟,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由此,节奏训练的开展重在实现技能与素养的双重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趣味性的节奏训练能够让课堂更加活跃,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趣,让学生处于高亢的音乐氛围中。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感受音乐魅力,体会音乐的情感和思想。趣味性节奏训练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满足了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符合了教学的发展方向。在现在的小学教学结构中,音乐教学逐渐得以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原有的生存现状,这是教学改革的结果,让小学教育逐渐走向了全面化。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也更加重视。在节奏训练中,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现,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自身的音乐思维得到了全面地发展和拓展,通过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小学生大脑发育。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艺术天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塑造学生自信的品格,提升学生生活的多样性。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声音都是有一定的音乐节奏的,包括自然界的流水声、雨声以及小动物的叫声等。对此,我们在学习《蓝天白云》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现空山鸟语、蓝天白云以及四季交替的场景。将其中存在的节奏感传递给学生,虽然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但是能够对节奏感有着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鸟叫声、雄鹰展翅声以及牧场上的各种声音、歌曲等,为学生的节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节奏训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感受节奏的训练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统一小组,相互交流,对各种节奏进行模仿,再将各个掌握不同节奏的小组安排到一起来共同演示节奏,从而让学生直观体验节奏多样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将节奏训练与其他形式相结合,例如诗朗诵、演讲、表演等形式,提高语言节奏的多样性,使学生更好地把控节奏感,帮助学生养成抑扬顿挫的朗读能力。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打下学习音乐的基础,还能够对诗歌加深了解,这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也是一次改进,相比于传统音乐教学中枯燥的学唱教学方式,这种节奏训练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探索音乐中奥妙和乐趣。
        (三)利用乐器多样性完成节奏训练
        在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吹或者击打乐器的方式来感受节奏,让学生完成节奏训练。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声音,长音、短音,或清脆、浑厚。随后,再让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打击乐,如碰铃、三角铁、沙锤等,以此通过敲敲打打,让学生完成节奏训练。这环节的呈现无疑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当中,逐步学习节奏,还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当中体验节奏,并且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让学生可以运用一些生活中的道具,比如筷子、盆、铁桶,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创作节奏,这样的节奏训练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融入其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合歌曲演唱训练节奏
        歌曲旋律有较大差异,节奏呈现也存在个性化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唱歌曲时,要先对歌曲情感展开探索。学生在演唱时要调整好情绪。节奏是情感的外化形式,具有很强的对应性。在教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演唱视频,对歌曲旋律和节奏进行介绍:这首歌曲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旋律热烈,节奏强烈,铿锵有力。教师提示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大家要注意体现节奏的鲜明性。”学生在熟悉歌词之后,都能随着伴奏音乐演唱歌曲。为增加节奏训练强度,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伴奏,以增强演唱的表现力。
        (五)借助语言灵动性完成节奏训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他们更愿意去学习一些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开展节奏训练过程当中,不要以单纯的节奏和读谱为基准,应该将童谣引入节奏训练之中,以语言的灵动性完成节奏训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节奏之中,让学生易于记住内容,这无疑使得整个节奏训练更加优良化。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将趣味性的故事引入其中,以语言的趣味性来弥补节奏的枯燥性,两者有效地融合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当有效地训练方式。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训练对于学生的音乐情感的培养意义重大,教师要得以重视,并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参考文献
[1]刘跃宇.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72-73.
[2]杨惠宁.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0(85):159-160.
[3]李钰龙.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59-160.
[4]刘影.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20(12):150.
[5]希哈吉·阿不都汉克.浅谈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