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215126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学业的压力,学生活动的时间被缩短,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为改善这种情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成长,必须更加重视体育教学课程,让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之一。本文旨在为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目标提出策略,以期在今后的小学教学课程中,为实现学生体能发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发展;策略应用
引言:本文针对可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思考,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进程中,更好的投入到体能锻炼当中,引导学生强健身体,磨练学生克服苦难、不畏艰辛的坚定意志力,让体育课程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让科学健康的体育理念和体育锻炼方式贯穿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
一、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开展
兴趣是引导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提升运动效果和运动质量,让体育课程展开效率得到提高。要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充满兴趣,首先要从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开始,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让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备艺术性与观赏性[1]。小学生本身处在成长阶段,对于外界的知识储备积累仍有不足,新奇的体育项目可以刺激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其中投入更多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专注。
以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一年级下第三十八课《模仿动物的简单舞蹈》为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先学习教材内容,进行模仿动物形象的舞蹈练习之后,再进行练习巩固,通过分组的方式展开不同类别的运动教学,武术、体操、球类运动、扇子舞、现代舞等等内容都可以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展开,在教材基础教学内容结束之后,进行相关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之中自有选择锻炼方式,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增设体育运动项目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让体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提升了参与兴趣。
二、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小学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身体成长发育速度不一致,个体之间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运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对学生简单分组,安排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考核,让所有学生向统一运动标准看齐,而是要了解并区分学生之间存在的运动能力差异。因为相互之间差距较大的学生一起练习,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的成绩容易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心理打击,降低对方参与该项体育运动的热情,长此以往,逐渐从不喜欢体育锻炼到反感体育锻炼,最后使学生抗拒参加该项体育锻炼。
因此,在实际的运动展开过程中可以先依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测试和练习,将水平彼此接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进行锻炼,将测试的重点从是否达成运动标准转移到是否取得运动进步,对于取得运动进步的学生及时进行正向激励,帮助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更好的坚持下去,在锻炼过程中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为其设置锻炼目标,淘汰统一制定的锻炼目标,帮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更好的根据自身运动水平获得成长,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当中获得成长的自豪感,在锻炼中培养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2]。
以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一年级下第四十三课《立定跳远、传球比快》为例,课程目的是在立定跳远的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而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划分,会让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减低参与积极性,因此在活动练习的环节中,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经验,矫正跳远姿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沉浸在跳远活动的快乐当中,在运动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锻炼结合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还处于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对于体育锻炼的作用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锻炼的过程中,反复重复同一个动作不只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也会让学生因缺乏新鲜感而对体育锻炼过程感到枯燥,重复性较高的体育动作练习缺少相应的兴趣支持,让小学阶段的学生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小游戏,将体育锻炼进行的过程转变为游戏的过程,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身体得到锻炼,体能得到加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为体育课营造一个积极活泼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待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转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让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3]。
以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一年级下第四十一课《勇敢的小青蛙》为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攀爬教学,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攀爬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攀爬跳跃场地,设计抓人游戏,在单纯的攀爬跳跃活动中加入竞技性,让学生互相比赛,在抓人过程中感受游戏的刺激性,弱化了身体运动能力带来的差异性,在游戏的过程中让每个人的体魄得到增强,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积极尝试并实验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实现身体素质的增强提升,为学生树立全新的体育观念,在实行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不断改进和增添新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调节心理情绪,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成体育教学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梅宇轩.不同情境下提升小学生体能学练方法探析[J].田径,2020(11):34-36.
[2]杨凯利.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6):42-43+46.
[3]陈新霞.基于游戏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田径,2020(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