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改革方法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郭天炜
[导读] 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郭天炜
        赤峰学院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摘要: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适应人工智能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人工智能与当前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与人工智能对接、嵌合,推动当前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从而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  当前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让人们各方面生活由于科技变得焕然一新。一定程度而言,人工智能也是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所产生的,当前已经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针对人工智能相关问题,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在教学中,应该加大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重视力度,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运用,人工智能作为这一时代的高新技术,切实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常规生活方式、人生的生活观念以及当前教育形态,迫切要求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同时,作为学校应该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必须看到,学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应该将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的宗旨。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学中必须谋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人工智能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动能,为教育变革提供新方式,从而引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示范,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和当前教育现代化厚实根基。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对人工智能视角下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提出人工智能视角下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向,进而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
一、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专业建设中
         新专业建设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才能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在人工智能视角下,必须要看到大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即缺乏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无疑,人工智能的人才淘汰机制已经显现,缺乏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人必将会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因此,面对这一现实社会问题,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认识到人工智能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加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量子、神经和认知科学以及数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专业人才应掌握的内容,也应该是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内容,除了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之外,还必须把人工智能融合到高校其他专业学习中来,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促进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做好交叉学科的合理化、科学化学科布局规划,推动本学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兼顾其他专业学生也能够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


        二、加强一流专业建设,以人工智能促创新
        一流专业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发挥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还可以从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作为基本出发点,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以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改革。此外,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当前新能源、新媒体等产业进行深层次探索,从而结合学校的实际人才培养规划,设置新型专业,以在不断的专业优化中,完善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人工智能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三、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材内容改革
        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教材是一项重要内容。人工智能背景下,传统教材内容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只有对当前教材内容及时进行革新,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知识。教材内容改革过程中,要积极寻求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向教育资源的转化,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实际作用。学校相关部门在教材内容编撰过程中,可组织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走入企业第一线,在实践中获取相应的教材资源,从而真正做到实践知识向理论知识的科学转化。此外,教材内容中,还需要多加入实践性质的内容,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进入到企业中能够直接运用,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体系改革中,则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兴趣,从而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多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在课堂往往是充当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角色。教学知识点传授过程中,多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出发点,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取得理想成绩,但是,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创新。加之,由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这一变化,这样就达不到当前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而教学体系改革中,只有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传统知识被动知识接受为主动知识探索,这样学生才能进行知识的深层次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内容,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预设的效果。同时,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中,已经普遍运用于各行各业,只有在课程变革中,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符合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以上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在次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何碧漪,李青海,刘群.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自适应性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9):142-144+152.
[2].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未来人才培养[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19):24-25.
[3]李国霞,苏军德. “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 甘肃科技,2020,36(24):48-51.
[4]高洁. 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软件,2020,41(10):289-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